开学啦!
经历了整整一个学期云课堂又一轮金秋,又一个开学季!
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新的学期,课堂教学仍然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吧,看看本学期对于课堂教学又有什么样的要求!
一、 上好开学第一课
上好开学第一课,既熟悉又陌生。
作为教师,您的第一次亮相如果博得学生的喝彩,这个学期会更顺畅和圆满。“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开学第一课的重要意义
就在于:告诉学生们将要怎么做,如何达到期待的标准。开学第一课要告诉学生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如何考核等等,各位
老师,您能做到吗?
作为学生,开学第一课,是与老师、与课程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开始,整理心情,倾听建议,确立目标,明确考核,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
半,来吧,一起加油!
二、教师要“五带”、学生要“三带”
作为教师,上课“五带”一个也不能少:纸质版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教材/讲义、教师手册(学生名单),如果有督导或者领导
听课,请主动提供查阅。
作为学生,上课“三带”更是不可或缺:教材、学习笔记、学习用具。注意哦,各位教师和辅导员都会检查各位同学是否做到,而且纳入
各位同学的成绩考核,务必要重视哦。
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好习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三、让课程思政走进课堂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时代高教40条”,特别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要求“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作为教师,每一门课程上都要将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与同学们谈谈理想信念与中国梦、说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党史和国史、交流法纪和廉政文化、弘扬辽宁精神以及大科精神,等等。立德树人,是教师永恒的使命。
作为学生,在老师润物无声的影响下,理解中国道路,走出中国自信,触摸历史,感知现实,让00后的课堂,燃起来!
四、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有机结合
作为教师,如何将体现理性美的板书和动态美的课件完美结合,实现精辟简练和生动形象的相互交融,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呢?不妨做如下尝试:以板书为骨骼,以课件为体肤,板书与课件齐头并进,合力增强教学效果。
作为学生,无论是板书还是课件,都无法做到“过目不忘”,那么记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好笔记是如何练成的呢?
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课堂记笔记,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更是回顾知识的重要资料。这样记笔记,想不优秀都很难:
1.记知识点的框架
上课时间紧,建议同学们先认真听讲,挑重点记,一些课本上有的定义,先留出空白部分,课后再记。
2.记思维
记笔记,如果仅仅是把老师黑板上的板书抄一遍,那你仅仅停留在记笔记的初级阶段。尤其是理科,基础知识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师在推导某一个公式时候的思路,以及解题的一些小技巧。这是课本上甚至辅导书上都没有的内容。这部分要着重记录,必要的时候可以用记号笔涂上。
3.记重难点和易错点
用记号笔标注重难点和易错点,复习的时候自然就引起注意了。
4.记补充点
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除了课本上的知识点,肯定还会有很多额外延伸的东西,也是需要大家加以注意的,这可是老师们总结的精华,自然不能错过。
5.记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记笔记最好每一节知识点都有自己的总结和理解,把书本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有助于“消化”枯燥的知识点。
开学了。远方的大学,遥远的故乡,我在中间穿梭,如诉如歌。收拾紊乱的心绪,期待着第一个笑脸,第一本新书,我会报之以微笑,我会在扉页写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