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验。我校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已顺利结束,为了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工作,现就本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18年11月开始启动,到2019年6月答辩完毕,历时半年,基本情况如下:
参加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共2639人,指导教师共365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秀192人,良好757人,中等1109人,及格572人,成绩优良率达35.96%,其中45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被评为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3名教师被评为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二、过程管理
1.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做好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教务处下发了《大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制度汇编》,对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指导教师的确定和各项工作完成的时限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9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严格按照学校规定,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指导学生不超过12人,中级指导学生不超过10人。
选题工作确定了按照指导教师提出题目--教研室初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二次审核--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生选题的程序进行。保障选题工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从选题来看,绝大部分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适宜,能够达到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要求,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在实践中完成比例均超过50%。
2.过程检查工作
为保障2019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监控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情况,学校于3月27日-4月8日期间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工作检查;4月24日至5月10日,对2019届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情况进行了中期检查。
前期检查对学生双选表、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四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了检查。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普查,做到不漏一人,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纠正,确保了之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期检查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二级学院内各教研室自查,指导教师对每名学生的进度和任务完成质量进行评价,并填写《2019届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对检查结果为“黄牌警告”、“不合格”的学生,制定了整改措施,整改后指导教师、教研室组织复查。
第二阶段,二级学院成立中期检查联合小组,结合二级学院实际情况拟定计划进行抽查。抽查内容包括三方面:1. 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各项内容完成质量及进度。2.根据任务书,检查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教学指导情况。3.各教研室检查结果为黄牌警告、不合格的学生,二级学院检查小组对其整改后进行复查。
第三阶段,质保处、教务处成立中期检查联合小组,检查二级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并抽查了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一名学生的资料。
从检查结果看,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2639名学生中,进度正常的2576人,占97.61%;进度滞后被黄牌警告的60人,占2.27%,其中机械工程学院18人,电气工程学院7人,数字技术学院1人,交通运输学院7人,经济与管理学院17人,设计艺术学院10人;不合格3人,占0.11%。
3.后期答辩工作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工作
教务处于于2019年5月下发《成立2019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专业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的决定》(大科院教务发〔2019〕29号),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的部署。
(1)2019届毕业设计(论文),我校全面启用了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在答辩前对所有学生的论文重复率进行检测,最终保证参加答辩的学生论文重复率在30%以下,有效的避免了抄袭现象,提高了论文的质量。
(2)各专业能够按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和答辩程序,认真组织指导教师和评阅人对设计(论文)的评阅,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意见、评阅人意见、答辩委员会评审意见大部分针对性强、填写认真,答辩过程做到指导教师回避,答辩成绩符合实际情况。大部分专业答辩组织科学合理、严密,老师提问问题科学缜密,答辩效果好,学生成绩评定合理,符合实际情况,评语与成绩基本符合。
(3)根据《大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大科院发〔2018〕217号)要求,学校开展了2019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活动,在各二级学院择优推荐的基础上,教务处对提交材料进行审核,共评选出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45篇。
三、工作中表现好的方面
1.各二级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各二级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都高度重视,均做了专门部署,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要求成立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过程管理逐年加强,规范管理逐渐形成。注重规范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
2.加强选题环节审查
各二级学院将选题环节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初始阶段的重点工作来抓。各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后,由教研室初审,再报学院进行审查,最终确定毕业设计题目。2019届毕业设计达到一人一题,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课题有所增加。
3.指导教师工作认真细致
绝大部分指导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悉心指导,不怕麻烦。对于学生论文指导方式有当面指导和网络指导两种,对学生指导时间有保证。指导方法多元化,指导教师一般都能够依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论文研究内容的方向制定合适的指导方法,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又有利于论文工作的顺利推进。
4.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所提高
本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的整体情况,学生无论从选题、开题再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都投入了相当的努力。他们在研究思考问题和对象的广度方面,较以往有了一定的提高,体现在其研究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充分反映了学生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认识和掌握,个人综合素质也因一系列的学习和写作而得以进一步增强与充实。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性亟待加强。从检查情况来看,个别学生的论文中参考文献、撰写格式还不够规范。
2.个别专业成绩评定不符合正态分布。如动画专业成绩优良率过高。
3.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原理知识掌握不够,创新不够。部分学生的功能软硬件设计的基本功能虽已完成,但是界面不够美观,布局不够合理。
4.指导教师指导日志填写不规范
指导日志是毕业设计教师指导过程的具体体现,经检查发现个别指导教师指导日志填写不规范,内容填写不全或内容过于简单,指导日志中的学生签字不全或者没有签字,部分教师日志中课题统计表不完整,教师指导手册学生完成的进度、态度、质量填写过于简单,没有针对性,对个体学生没有评价。
5.学生就业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一定影响,有些同学到用人单位应聘实习,对毕业设计(论文)只好应付,投入的时间明显不足,花的精力也不够,论文质量不高。
6.个别学生外文翻译质量不高,有待提高。
五、几点建议
1.要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与本课程教学相关的科研主题开展研究讨论活动,积极孕育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打好基础。在文献检索和学年论文等实训环节,切实严格学生的参与程度,切实提高专业写作能力和水平。
2.要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更多地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提前开展、合理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加强学术合作精神,使指导教师的指导更专业,学生科研的方向感更明确,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3.鼓励教师拓展思路,提前广泛搜集兼顾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课题,并适当增加在实验、实习、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4.严格限制外出实习的学生人数和实习时间,确保毕业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确保设计质量;
5.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加强教师职责心。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的管理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格式的检查和审阅,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综上所述,我校2019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指导、检查、到答辩、资料存档整个过程,能够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本着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的原则,使学生在论文写作和设计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务处将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改正不足,让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好的开展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