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教务处
  • 首页
  • 部门概况
  • 机构设置
    • 教务科
    • 考务科
    • 实践教学科
    • 教学研究科
  • 课程思政
    •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 政策文件
    • 通知新闻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 示范教学视频展示
    • 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 教务管理
    • 课务管理
    • 学籍学位管理
    • 成绩管理
    • 教材管理
    • 学生课外素质教育学分
  • 考务管理
    •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 大连科技学院考务管理办法
  • 实践教学
    • 实践管理
    • 毕业设计管理
  • 教学研究
    • 专业建设
    • 教学改革
    • 课程建设
  • 办事指南
    • 教师指南
    • 学生指南
  •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隐藏项 > 史林隐藏项

大连科技学院关于开展本科教学“金课”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3-15

各教学单位:

为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和《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文件精神,学校拟全面开展本科教学“金课”建设工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融合创新型和新工科应用型办学定位,打造“PEIM-新工科”应用型育人体系,探索“2+1+1+X”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HIGHTECH”八种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以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为核心,以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育建设“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为抓手,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团队、梳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与模式、完善课程评价等方式,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真正把低阶性、陈旧性、不用心的“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以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为建设重点,择优立项建设若干“金课”项目,打造我校特色“金课”,形成专业、学科“金课群”,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全面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推进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转变,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三、申报条件

1. 所申报课程原则上为我校现行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等。

2. 课程负责人是我校在职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原则上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独立完整承担1门及以上本科生课程教学任务,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积累或教学研究与改革经验。

3. 应积极吸纳参与课程教学的在职教师参与项目研究,团队成员不得少于3人(含课程负责人)。

4. 每位教师限申报1门课程,申报人不得同时兼多个项目的主持工作。

5. 课程以学院(部)为单位进行申报,每个学院(部)限报3门课程,承担公共课教学的学院可增加1门公共课。

6. 课程建设类型可为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

7. 学院(部)应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遴选核心课程开展“金课”建设,打造专业“金课群”。学院(部)院长(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教学副院长(副主任)为具体负责人。

四、建设内容

1. 优化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团队应由名师领衔,负责人应符合申报条件中的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团队成员任务分工明确、“老中青”结构合理,建立集体备课制度、互听互评制度,协同合作,共同完成课程建设和教学任务。

2. 梳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专业、学科发展前沿,及时更新、调整、重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要体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并将“HIGHTECH”八种能力的培养和课程思政、专创融合融入教案。优化教学设计,编写新版教学大纲和教案,教案中应体现出教学活动的组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能够很好地支撑相关专业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所支撑的毕业要求在教学大纲中有足够的体现。

3. 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基于PEIM创新人才培养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学校PEIM新教育学院互联网、智能化、虚拟化、大数据、云平台、录直播、远程互动等信息技术手段和“世界大学城”网上平台,因课制宜,探索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个性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充分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4. 完善课程评价。加强课程考核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强化平时成绩的科学性管理。探索实施能力考核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实施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探索综合应用笔试、口试、课程论文、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刻苦学习。

五、项目管理

1. “金课”建设项目纳入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给予资助支持。每项资助研究经费0.5万元(要求提交45分钟在线视频课程),按建设周期分期拨付。

2. 项目建设周期:1年。学校对项目研究实行动态管理模式,将由学校统一组织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

3. 对于批准立项项目将优先推荐申报 “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

4. 项目建设成果主要形式:

(1)“金课”建设实施总结报告(含课程设计思路、组织过程和教学效果);

(2)依托PEIM新教育学院的“世界大学城”信息化平台,开展课程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3)组织开展至少3次“金课”建设集体研讨或培训学习活动,并形成活动总结;

(4)教学督导随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评价;

(5)形成并提交新版课程教学大纲、全部教案。

六、评选办法

学校将以“材料评审+说课+随堂听课”的形式进行评选。

1. 材料评审环节:专家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2. 说课环节: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建设进行简要介绍并接受专家质询;

3. 随堂听课:专家组成员到课程教学团队授课课堂进行随机听课评审。

七、申报材料及程序

1. 申报材料

(1)《大连科技学院“金课”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1),纸质版一式两份。

(2)《大连科技学院“金课”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2),以学院(部)为单位填写,纸质版一式一份。

2. 申报程序

各教学单位负责对“金课”立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将签字盖章的《申报书》、《汇总表》于2019年3月28日前统一报送至教务处E209办公室,以上材料电子版一并发送至电子邮箱:42800046@qq.com。

3. 联系人:史林 联系电话:65048

请各教学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宣传、精心组织,保证该项工作顺利完成。


附件:1. 大连科技学院“金课”建设项目申报书

2. 大连科技学院“金课”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                                             

                                  

大连科技学院    

                                                                                                                                                                                                   2019年3月12日

点击下载

上一:[2012]016号关于编制“教学大纲汇编”的通知

下一:关于开展大连科技学院2019年“世界大学城”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辽宁省教育厅
  • 辽宁省本科教学网
  • 中国教育考试网
  • 学信网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大连理工大学
  •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东北大学
  • 大连交通大学
Copyright ©大连科技学院数据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