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教务处
  • 首页
  • 部门概况
  • 机构设置
    • 教务科
    • 考务科
    • 实践教学科
    • 教学研究科
  • 课程思政
    •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 政策文件
    • 通知新闻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 示范教学视频展示
    • 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 教务管理
    • 课务管理
    • 学籍学位管理
    • 成绩管理
    • 教材管理
    • 学生课外素质教育学分
  • 考务管理
    •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 大连科技学院考务管理办法
  • 实践教学
    • 实践管理
    • 毕业设计管理
  • 教学研究
    • 专业建设
    • 教学改革
    • 课程建设
  • 办事指南
    • 教师指南
    • 学生指南
  •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专业建设

大连科技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

来源:教务处 作者:张硕 发布日期:2017-12-10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加快我校专业规范化、科学化建设进程,使各专业人才培养更能适应行业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拓宽产学结合的育人新途径,积极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学校决定按专业或专业大类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第二章 机构组成

第二条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指各二级学院聘任、管理,负责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研究、指导、咨询、服务工作的学术机构。一般由7-11名本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骨干专业技术人员、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及本院学术水平高、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组成。

第三条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一2名,秘书1名。主任委员一般应由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研究成果或较大影响的专家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中至少有一名为行业、企业、政府等有关部门的专家。校外委员应达到三分之一。

第四条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热心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建设,工作认真负责;现从事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管理和教学工作,并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本专业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目前在本专业领域连续工作二年以上。

第五条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由各专业推荐,学院院长审批,教务处备案,学院颁发聘书。每届任期三年,可连聘连任,若实际情况发生变化,个别可在任期内做出调整。

第三章 工作职责

第六条 组织专业建设、改革发展的战略性研究,提出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

第七条 组织开展专业调研,了解社会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求,为教学改革及专业调整提供依据,召开专业建设论证会,审核专业论证报告。

第八条 根据行业发展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指导学院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带动专业建设的发展。

第九条 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指导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审核人才培养方案。

第十条 指导各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规范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审定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第十一条 指导各专业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第四章 工作制度

第十二条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由秘书负责组织,主任委员主持。根据工作需要,可适当扩大参加会议的人员范围和增加会议的次数。

第十三条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学年应有相应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在主任委员主持下,由全体委员讨论制定,由各专业委员分工负责实施。

第十四条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与校外委员定期联系制度,并通过校外委员联系其所在的工作单位。

第十五条 根据工作实绩,每学年给予受聘的委员适当的工作津贴。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章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上一:大连科技学院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下一:关于成立大连科技学院2017年专业信息填报和新设专业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辽宁省教育厅
  • 辽宁省本科教学网
  • 中国教育考试网
  • 学信网
  •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大连理工大学
  •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东北大学
  • 大连交通大学
Copyright ©大连科技学院数据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