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挖掘职业院校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评选并推广一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二、评选要求
(一)“铸魂育人”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
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有明确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二)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
立足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等“六地”,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整合辽宁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课程思政,在“大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育人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以上两类案例均需具体围绕某门课程某章节内容进行,要坚持以学生中心,深入梳理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并持续改进。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特点,突出价值引领,体现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创新性、示范性和可推广性。
三、评选范围
高职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不含思政课)、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含专业课实验实践实训、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均可推荐。主持人和参与人申报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不能申报本科专业技术资格职称评审的认定。
四、评选名额
本年度学校评选名额不超过10个。学校根据省现代职业教育提升资金管理办法,对校级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其中一类项目2000元/项、二类项目1000元/项,主要用于录制视频、公开发表论文等项目成果应用。
五、工作要求
1.申报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选出一批在课程思政教学具备改革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教师或教师团队,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2.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要坚持原创性,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一旦发现有抄袭等违规行为一票否决,取消参选资格并按规定对推荐单位和有关人员作出相应处理。
3.各案例需报送推荐表、案例概述、案例ppt及教学视频。案例概述字数不超过3000字(具体格式见附件)。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视频5-15分钟,导出格式为avi或MP4,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并提供授课电子照片2-3张,像素2336*4160以上。教学案例作者可以是1人,也可多人组建团队,团队成员一般不超过5人。
4.上报材料:推荐汇总表(附件1)、推荐表(附件2)、案例概述(附件3)、案例ppt;教学视频为mp4格式。以上材料放到一个文件夹中,文件夹以“课程思政案例-姓名”命名。
5.3月31日前将申报材料电子版以部门为单位报送联系人,联系人:史林。
附件:
1.大连科技学院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推荐汇总表
2.大连科技学院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评选推荐表
3.大连科技学院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