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13:30我校成功举办知识图谱建设教师答疑与深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大数据教研室主任李瑶老师作为分享嘉宾,以《大数据分析》课程为典型案例,聚焦知识图谱如何建设、如何用于教学实践,以此让教学变得更个性化、高效化和智能化。
图1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由教务处副处长王茁主持。她在开场致辞中强调,知识图谱作为智慧课程建设的核心手段,对推动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为教师提供建设思路与实践指导,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与教学效果。
图2 教务处副处长王茁主持会议
李瑶老师以《大数据分析》课程为例,通过对比传统线性课程目录、树形思维导图与网状知识图谱的差异,突出知识图谱在知识结构化、可视化方面的独特优势,重点讲解了知识图谱构建的三大核心要素。并演示了如何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不同层级的知识点,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前后序关系和关联关系。特别在节点命名规范、层级深度控制、资源挂接等实操环节,给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建设路径。
针对资源建设,她提出“让知识图谱动起来”的创新理念。强调通过视频、PPT、测试题等多种教学资源与知识点的精准关联,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跟踪与评估。这一做法不仅能够实时掌握学生的知识点完成率和掌握率,还能为教学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真正的精准教学。最后,李瑶老师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详细解答和建设性建议。
图3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李瑶老师分享
此次研讨会不仅提升了我校教师对知识图谱的理论认识,更通过案例分享和实践指导,为教师们提供了可操作的建设方案。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对知识图谱的建设流程和实施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将为后续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