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我校2017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已顺利结束,为了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工作,现就本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7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16年12月开始准备,到2017年6月15日全部答辩完毕,历时半年,基本情况如下:
参加2017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共2334人,指导教师共327人,其中专任教师205人,外聘教师122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良950人,优良率达40.7%,其中62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被评为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二、过程管理
1.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做好2017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教务处于2016年9月修订了《大连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大科院发〔2016〕183号),对2017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指导教师的确定和各项工作完成的时限提出了具体要求。
选题工作确定了按照指导教师提出题目--教研室初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二审核--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学生选题的程序进行。
从选题来看,绝大部分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适宜,与前四届无重复,能够达到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要求。
2.中期检查工作
为保障2017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监控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情况,学校于5月9日至5月23日,对2017届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情况进行了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二级学院内各教研室自查,指导教师对每名学生的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情况表》,对进度滞后的学生给以黄牌警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督促;各二级学院对被黄牌警告和不合格的学生进行了复查和再动员;第二阶段,学校组织各二级学院、教务处成立中期检查联合小组,按照学生人数15%的比例进行抽查。中期检查情况如下:
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2334名本科学生中,进度正常的2275人,占97.47%;进度滞后被黄牌警告的51人,占2.19%,其中机械工程学院13人,电气工程学院5人,信息科学学院9人,交通工程学院3人,管理工程学院5人,外国语学院2人,财经学院2人,设计艺术学院12人;不合格4人,占0.17%。
3.后期答辩工作和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工作
教务处于于2017年6月5日下发《关于成立2017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专业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的决定》(大科院教务发〔2017〕56号),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工作以及毕业设计(论文)材料的归档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工作提出了具体安排。
(1)为保障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答辩之前对参加答辩的所有学生的毕业论文及相关资料进行了严格审查,对没按要求完成进度的,不允许参加答辩。
(2)2017届毕业设计(论文),我校全面启用了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在答辩前对所有学生的论文重复率进行检测,最终保证参加答辩的学生论文重复率在30%以下,有效的避免了抄袭现象,提高了论文的质量。
(3)大部分专业能够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进一步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和答辩程序,认真组织指导教师和评阅人对设计(论文)的评阅,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意见、评阅人意见、答辩委员会评审意见大部分针对性强、填写认真,答辩过程做到指导教师回避,答辩成绩符合实际情况。大部分专业答辩组织科学合理、严密,老师提问问题科学缜密,答辩效果好,学生成绩评定合理,符合实际情况。
(4)根据《大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大科院发〔2016〕183号)要求,各二级学院开展了2017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活动,在各二级学院择优推荐的基础上,教务处对提交材料进行评审,共评选出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62篇。
三、工作中表现好的方面
1.各二级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各二级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都高度重视,均做了专门部署,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要求成立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过程管理逐年加强,规范管理逐渐形成。注重规范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
在毕业设计进行初期,电气工程学院针对中升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问题,组织教研室指导教师召开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研讨会,并与教务处、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共同探讨了针对中升本学生毕业设计的具体措施,及时解决了教师、学生在毕业设计进行中遇到的困难。
2.各二级学院检查计划周密详实
各二级学院依据学校的前期和中期检查通知,参照通知要求的检查内容和方式,制定了周密详细的工作计划。分四个阶段进行检查。第一阶段是教研室组织指导教师自查;第二阶段是各教学单位复查,再动员;第三阶段是各教学单位形成书面中期检查自查报告;第四阶段是学校 成立检查小组进行抽检。
3.指导教师工作认真细致
绝大部分指导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悉心指导,不怕麻烦。对于学生论文指导方式有当面指导和网络指导两种,对每生平均指导次数每周不少于两次。指导方法多元化,指导教师一般都能够依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论文研究内容的方向制定合适的指导方法,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又有利于论文工作的顺利推进。
4.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所提高
本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的整体情况,学生无论从选题、开题再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都投入了相当的努力。他们在研究思考问题和对象的广度方面,较以往有了一定的提高,体现在其研究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一定的提升,充分反映了学生对自己所从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的认识和掌握,个人综合素质也因一系列的学习和写作而得以进一步增强与充实。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指导教师配备不足,个别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量较多。其中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学院师资不足情况较严重,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指导学生在10人以上,一些职称为助教的教师也指导4-6名学生,不符合学校规定。
2.个别专业成绩评定不符合正态分布。如物流管理专业,学生56人,成绩优秀的为0人。
3.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原理知识掌握不够,创新不够。部分学生的功能软硬件设计的基本功能虽已完成,但是界面不够美观,布局不够合理。
4.经检查和指导教师反映,毕业生在校率比较低,而且还没有正常的请假手续,在校内见面指导的比较少,大多数师生通过电话联系或者网络指导。
5.学生就业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一定影响,有些同学到用人单位应聘实习,对毕业论文(设计)只好应付,投入的时间明显不足,花的精力也不够,论文质量不高。
6.个别二级学院论文未按要求统一装订。
四、几点建议
1.学校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加教师数量,改善指导教师的职称结构。
2.切实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安排。做到早研究、早准备、早布置。
3.鼓励教师拓展思路,提前广泛搜集兼顾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课题,严格控制雷同课题出现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
4.严格限制外出实习的学生人数和实习时间,确保毕业生在毕业设计方面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确保设计质量;
5.指导教师加强对外文翻译及学生毕业论文格式的检查和审阅,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6.教师填写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手册》不太合理,建议更改为每生一本,由学生本人填写教师的指导过程。
综上所述,我校2017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开题、撰写、指导、检查、到答辩、资料存档整个过程,能够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本着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的原则,使学生在论文写作和设计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务处将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改正不足,让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好的开展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