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解读!100条问答助你参赛无压力!
-
Q: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由谁主办?
A:由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
Q:大赛的主题是什么?
A:“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 -
Q:大赛的目标是什么?
A: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强化生涯教育,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
Q:大赛有哪些主要赛道?
A:分为成长赛道、就业赛道和课程教学赛道。 -
Q:大赛什么时候报名?
A:2025年10月—2026年1月为参赛报名期。 -
Q:报名截止时间是什么时候?
A:不晚于2026年1月31日,具体由各地高校自行确定。 -
Q:大赛平台网址是什么?
A:https://zgs.chsi.com.cn -
Q:在哪里可以下载操作手册?
A:登录大赛平台首页即可下载。 -
Q:比赛分几个阶段?
A:校赛 → 省赛 → 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 -
Q:全国总决赛何时举行?
A:预计2026年4月举行现场比赛。
关于成长赛道
-
Q:成长赛道适合哪些学生参加?
A:普通本、专科非毕业年级在校生。 -
Q:成长赛道是否区分组别?
A:是的,设高教组(本科)和职教组(职教本科/高职专科)。 -
Q:成长赛道考察什么内容?
A:考察职业目标设定、学习实践行动、动态调整能力及择业观念。 -
Q:成长赛道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A:生涯发展报告(PDF)、生涯发展展示PPT(可含视频)。 -
Q:生涯发展报告有字数限制吗?
A:文字不超过2000字,图表不超过5张。 -
Q:PPT大小有限制吗?
A:不超过50MB。 -
Q:能否在PPT中加入视频?
A:可以。 -
Q:成长赛道的比赛环节有哪些?
A:主题陈述(7分钟)、评委提问(5分钟)、天降实习offer(2分钟)。 -
Q:主题陈述讲什么?
A:结合职业目标及为此进行的成长行动等进行陈述。 -
Q:“天降实习offer”是什么意思?
A:用人单位根据表现现场决定是否发放实习意向,并作点评。 -
Q:成长赛道能获得什么机会?
A:优秀选手可获得实习机会。 -
Q:评审标准包括哪些指标?
A:职业目标(30分)、学习实践行动(50分)、优化改进(20分),总分100分。 -
Q:职业目标评分看重什么?
A:是否结合国家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 -
Q:如何合理设定职业目标?
A:结合专业、兴趣、能力、行业趋势综合分析。 -
Q:学习实践行动部分要突出什么?
A:围绕目标开展的学习、实践成果,体现阶段性标志性成效。 -
Q:什么是“优化改进”?
A:对职业目标或路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与优化。 -
Q:有没有参考模板?
A:无统一模板,但可参考往届获奖作品思路。 -
Q:是否必须使用AI工具辅助?
A:不是强制要求,但鼓励运用新技术手段。 -
Q:生涯报告是否需要导师签字?
A:目前未作硬性规定,但建议征询指导老师意见规范撰写。 -
Q:是否允许团队参赛?
A:该赛道为个人参赛。
-
Q:就业赛道适合谁参加?
A:本专科高年级计划求职学生及全体研究生。
-
Q:就业赛道分哪几个组?
A:高教本科生组、高教研究生组、职教组。
-
Q:已保研的学生能报就业赛道吗?
A:不能,仅限计划求职学生,不含已确定升学的毕业生。
-
Q:就业赛道考察重点是什么?
A:求职实战能力、岗位匹配度、发展潜力。
-
Q:就业赛道提交哪些材料?
A:求职简历、求职综合展示PPT、辅助证明材料(整合为单个PDF)。
-
Q:简历格式有什么要求?
A:PDF格式,内容真实、规范、简洁。
-
Q:辅助材料包括哪些?
A:实习证明、获奖证书、项目经历等支撑性材料。
-
Q:辅助材料能超50MB吗?
A:不能,合并后不超过50MB。
-
Q:就业赛道比赛环节有哪些?
A:主题陈述(6分钟)、综合面试(6分钟)、天降offer(2分钟)。
-
Q:主题陈述讲什么?
A:结合PPT讲述求职意向和职业准备情况。
-
Q:综合面试考什么?
A:真实工作场景问题解决 + 自由提问。
-
Q:“天降offer”能拿到什么?
A:用人单位现场发放岗位录用意向。
-
Q:就业赛道能获得什么机会?
A:实习或全职岗位录用意向。
-
Q:评审标准包括哪些?
A:职业目标(10分)、岗位胜任力(80分)、发展潜力(10分),总分100分。
-
Q:岗位胜任力具体指什么?
A:综合素质(沟通、协作、执行)+ 专业知识技能 + 实践经验。
-
Q:是否需要提供成绩单?
A:如对申请岗位有帮助,可在辅助材料中视情况而定简要描述。
-
Q:是否允许跨专业求职?
A:允许,但需说明动机与能力匹配逻辑。
-
Q:是否必须有实习经历?
A:非强制,但有相关经历更占优势。
-
Q: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属于哪个组?
A:归入高教本科生组。
-
Q:职教组包含哪些学生?
A:职教本科三四年级、高职(专科)二三年级学生。
-
Q:课程教学赛道面向谁?
A: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主讲教师。 -
Q:课程类型有限制吗?
A:必须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不含创新创业类或专业课。 -
Q:每所学校能报几门课?
A:限报1门,由学校推荐主讲教师参赛。 -
Q:课程需要开几年?
A:近3年至少开设2轮以上。 -
Q:参赛课程要是必修课吗?
A:优先支持必修课,特色选修课也可参赛。 -
Q: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A:参赛申报表、课程支撑材料(教案+评教+证明,PDF≤30MB)。 -
Q:支撑材料包括什么?
A:课程大纲、教案节段、学生评教结果、获奖证明等。 -
Q:全国总决赛环节有哪些?
A:课程建设汇报(6分钟)、教学展示(10分钟)、互动答辩(6分钟)。 -
Q:教学展示怎么进行?
A:提前提交5个教学节段,现场随机抽1个进行无生授课。 -
Q:网络评审什么时候进行?
A:2025年12月组织专家评审,约100人晋级现场赛。 -
Q:现场比赛什么时候举行?
A:2026年1月。 -
Q:评审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A:课程定位、覆盖面、团队、内容设计、改革成效、特色创新、实施效果等。 -
Q:现场比赛成绩怎么构成?
A:网络评审+现场比赛两部分组成。 -
Q:是否有奖金或荣誉称号?
A:设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还有金课培育机会。 -
Q:校外兼职教师可以参与团队吗?
A:可以,且鼓励合理配备体现行业特色。 -
Q:是否鼓励融入AI技术?
A:是的,鼓励运用AI赋能、体验式学习等创新方法。 -
Q:是否强调课程思政?
A:非常强调,要求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 -
Q:是否关注学生反馈?
A:是的,学生评教满意度是重要评价依据。 -
Q:是否支持出版教材?
A:支持高质量教材建设,属加分项。 -
Q:课程是否要结合本地就业市场?
A:建议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特点设计内容。
05 备赛建议与实用贴士
-
Q: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合适?
A:现在就开始!越早准备越从容。 -
Q:如何写好生涯发展报告?
A:结构清晰:目标设定→行动计划→成果展示→反思调整。当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有一些调整。 -
Q:如何让PPT更有吸引力?
A:用数据说话、案例支撑、视觉化呈现成长轨迹。 -
Q:如何应对评委提问?
A:听清问题、条理回答、实事求是、展现思考过程。 -
Q:如何提高岗位匹配度?
A:深入调研岗位JD,针对性准备简历和陈述内容。 -
Q:如何挖掘个人亮点?
A:从实习、竞赛、科研、志愿服务中提炼关键成果。 -
Q:如何平衡学业与备赛?
A:制定计划表,分阶段推进,善用碎片时间。 -
Q:是否需要找指导老师?
A:强烈建议!优秀指导教师可大幅提升作品质量。 -
Q:如何利用大赛资源?
A:积极参与校内培训、讲座、模拟面试等活动。 -
Q:最后提醒一句?
A:规划先行,行动落地,勇敢参赛,未来可期!
上一:2012首届海峡两岸杰出青年创意创业节商业计划书标准格式
下一: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