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热忱之心,赴山海之约;以青春之我,践成长之行。这不仅是青春的誓言,更是大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德育实践工程” 的生动注脚。外国语学院日语24-1班的付柯萌同学,将专业知识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奉献诠释青年担当。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实践故事,感受这份源于学院培养、始于个人笃行的青春力量。
个人简介:躬行实践·青春风采
付柯萌,大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24-1班班长,共青团员。
“返家乡”社会实践经历:
1.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寒假
实习单位:内蒙古小疆优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实习岗位:办公室助理
实习天数:30天
2.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暑期
实习单位: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
实习岗位:西部计划自治区项目办
实习天数:60天
志愿者服务经历:
1、第五届中蒙博览会日语,英语志愿者兼领队
2、2025祖国情·中华行(新疆)青少年暑期研学活动志愿者兼领队
3、2025年“亚洲大洋洲软式曲棍球联合会AOFC俱乐部锦标赛暨亚洲大洋洲软式曲棍泳青年杯公开赛"优秀志愿者
4.第二届国家向北开放经贸商洽会、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智库论坛2024年会骨干志愿者
5.内蒙古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志愿者
6.内蒙古自治区抗击疫情骨干志愿者省、市、乡三级优秀志愿者,参与抗疫志愿者长达三年之久
除数起大型赛会骨干志愿者,付柯萌还担任过禁毒宣传、社区服务、阳光助残等多类别骨干志愿者。
证书图片(轮播播放)
社会反响: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付柯萌同学的志愿服务故事和实践精神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中新网对其参与中蒙博览会志愿工作的报道,不仅突显了她作为“志愿老兵”的丰富经验与责任感,更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国际视野与服务热忱。此外,呼和浩特共青团、土左旗融媒体中心等官方媒体也多次报道其事迹,她作为团干在社区服务、重大赛会等多领域的突出表现,被誉为“Z世代”青年的优秀代表。付柯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其事迹感染和鼓舞了许多同龄人,充分彰显了大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与社会担当。
社会反响图片(滑动播放)
实践感悟:心有所得·未来可期
我常主动申请帮独居老人调试视频通话设备,看着老人对着屏幕里的子女笑出皱纹,听他们拉着我的手说“姑娘真好”;会提前备好彩笔和卡纸,陪社区里的小朋友做手工,听他们奶声奶气地喊“谢谢姐姐”;也试过一个人熬夜改活动流程表,从筹备物资到现场引导全程跟进,直到看着活动圆满结束才松口气。这些瞬间里的欣慰与满足,是属于我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回馈”——它让我跳出象牙塔的局限,学会蹲下来听老人慢慢说话,懂得用耐心化解小朋友的哭闹,也在独自处理突发情况时褪去了娇气。每一场志愿活动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让我愈发确信: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而实践,正是让这份热爱落地生根的土壤。
如今,这条志愿之路已伴我走过许多个春秋,身边偶尔会遇到同行的伙伴,但更多时候,我仍习惯带着初心独自出发。那些清晨赶车的晨光、活动结束后收拾场地的暮色,还有服务对象的每一句感谢,都成了我成长路上的印记。它们提醒着我,社会实践从不是跟风的热闹,而是一个人与一份善意的坚持,是在一次次行动中不断认清自我、学会担当的旅程。
志愿北疆,是我与自己的约定,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社会实践修行。未来的路还很长,愿我始终带着这份热忱,带着在实践中收获的成长与勇气,步履不停。此去山高水长,我会继续带着红马甲的温度,在服务他人的路上坚定走下去。
结语
付柯萌同学的实践故事,是外国语学院“德育实践工程”育人成果的一个生动缩影。她用她的热忱与行动,完美诠释了何为“知行合一”,展现了外院学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德育实践工程”,搭建更多元化的实践平台,期待更多学子能像付柯萌一样,在实践中锤炼自我,于奉献中实现价值,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奔赴山海,实践不息,成长不止!上一:毕业季——青春永远不毕业
下一:暂无
2022大连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滨港路999-26号 邮编:116052 联系电话:0411-8624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