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名称:测绘典型零件——叉架类零件
2. 案例类别:条例式案例
3. 案例学时:2
4. 案例培养能力指标:掌握典型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视图选择合理,形状表达正确,工艺结构合理;理解尺寸标注的要求,能规范完全、清晰、基本合理地标注尺寸。
5. 案例描述
问题导入:在改进或维修机器、部件时有时会碰到机器、部件中某一零件损坏而又无配件或图纸,这时就必须对零件进行测量并绘制该零件的零件图,以便作为制造该零件的依据。测绘时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 正确掌握零件测量方法,得到零件的准确参数;2)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征和工艺过程,确定合理的表达方案;3) 结构表达正确、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合理。
6. 案例实施
(1)课前对本班学生进行分组,也可以单独一人成组,指定组长,为上课做好准备。
(2)将测量部分的知识简单讲解一下,回顾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3)将本次具体任务发布给各小组,允许组内成员讨论,测量支架实物或三维模型的尺寸参数,分析和确定支架的具体结构,然后再此基础上绘制零件图。要求小组内成员必须都积极参与,各自分工,小组需要通过组内互评按贡献程度计分,最后教师评阅。
7. 案例考核内容
① 分析零件,确定表达方案。
叉架类零件通常都是由支承部分、工作部分和连接部分所组成。它们多为铸造或锻造而成毛坯,再经过必要的机械加工而成。此类零件上常有倾斜结构(肋板)、铸造圆角、凸台、孔和槽等常见结构。叉架类零件加工时其加工工序很多,加工位置多变。因此,选择主视图时一般按工作位置或自然安放位置原则放置。并选取最能反映形状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内部结构通常用全剖视图或局部剖视图表达,倾斜结构用斜视图或局部剖视图表达,连接部分(一般为支承板、肋板、轮辐等)常用断面图表达。
② 确定比例和图幅。
根据支架的总体尺寸,结合零件的复杂程度,采用1∶1的绘图比例。
③ 绘制零件图
8. 考核标准
基本项目 |
考核具体内容及要求 |
分值 |
分级评分标准 |
|
零件测绘 |
要求学生使用适合的测量工具,准确量取尺寸,并在草图上徒手绘制其形状结构。 |
10 |
测绘尺寸准确、测量方法合理。 |
10-9 |
测绘尺寸比较准确、测量方法合理。 |
8-7 |
|||
测绘尺寸偏差较小、测量方法较合理。 |
6-5 |
|||
测绘尺寸误差大、测量方法不合理。 |
4-0 |
|||
零件图 |
(1)零件图要求按1:1用A3图纸绘制。选择合理、正确的表达方案,能清楚表达零件的结构,视图位置安排合理,符合制图标准。 (2)全部尺寸标注要正确、齐全、清楚,标注时层次分明,不能形成封闭尺寸。 (3)标注所需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形位公差必须与装配图一致。 (4)注明全部加工符号,如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等,标注符合制图标准。 (5)采用符合制图标准的零件图标题栏。 (6)有必要的技术要求: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硬度,未注圆角、倒角、中心孔、其余粗糙度等。 |
90 |
图面整洁,制图符合国家标准,有2处以下明显错误。 |
90-81 |
图面整洁,制图符合国家标准,有3-4处明显错误。 |
80-72 |
|||
图面质量一般,制图基本符合国家标准,有5-6处明显错误。 |
71-63 |
|||
图面质量不高,有7-8处明显错误。 |
62-54 |
|||
图面质量差,有9处及以上明显错误。 |
53-0 |
2022大连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滨港路999-26号 邮编:116052 联系电话:0411-8624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