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行业报告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3-11-07

工业互联网行业报告

工业互联网,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它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实现设备、人员、信息和资源的全面连接,从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近年来,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工业互联网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一、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

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对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

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政策体系持续健全,技术产业创新突破,数字赋能气势磅礴,生态建设日益完善。其中,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逐步突破,工业以太网、边缘计算、工业大数据等基础性技术研究、标准研制和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互联网推动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全面突破和迭代创新。工业互联网功能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5.5%。截至今年6月,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60.1%和78.3%。“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驱动,对实现量的增长、质的提升、技的进步、数的转型、碳的治理、链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说。对于下一步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主任周济表示,要深入开展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建设网络、平台、安全、标识、数据等基础底座,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信息集成设施体系,推动工业互联网在重点产业链广泛普及、深度融合。

2.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以“赋能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能源、医疗、物流等领域。例如,在制造业中,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智能制造为5G和工业互联网开辟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突破和广泛应用将重塑制造业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周济说。

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互联网与工程机械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正式发布。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表示,该指南是新阶段工业互联网“1+5+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打造工程机械龙头企业、解决方案服务商,构建能力供给“资源池”,提供数智转型“工具书”,深挖工程机械行业转型痛点需求,总结全生命周期、全生产环节应用场景,明确融合应用的总体架构和实施路径。“工业互联网赋能工程机械行业初步形成32个场景,包括93个具体应用,为工程机械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提供轻量化、可复制的建设指引。”

3. 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辽宁是工业大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求迫切、空间广阔。同时,辽宁产业门类齐全,发挥好工业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加快新技术应用、新模式推广、新业态培育意义重大。当前,辽宁注重发挥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作用并取得积极成效,助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近年来,辽宁省先后出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引领企业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全省各地市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并取得重要成果。以大连市为例,目前,该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用户10000余户,连接工业设备总数百万余台(套),正在推动企业生产方式、服务体系、商业模式重构。

三、工业互联网未来趋势

1. 数字化转型加速。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将加速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数字化转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人工智能深度应用。AI将在工业互联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故障预测、能源管理等,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3. 平台化发展。未来,工业互联网将形成多个行业级、企业级的平台,通过平台整合资源,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和更灵活的生产模式。

4. 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将日益突出。未来,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结论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工业互联网的认识,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工业互联网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需要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