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史无前例的网上课堂席卷全国教育界。当传统的授课教学和互动答疑模式受到挑战时,如何保证网络平台教学效果不打折,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改变的是教学形式,不变的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职责。
大连科技学院教学质量保障处老曲新唱,按照既有的“有方案、有计划、有要求、有指导、有检查、有反馈、有总结、有改进、有提升”的工作流程,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升入云端,落到实地,完善方案,收集数据,及时反馈,跟踪改进,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
一、精心准备,全面落实
开课之前,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之下,张福利校长带领教学质量保障处全体人员召开了线上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会议,对线上教学工作进行了研讨,并进行了具体安排。
会后,教学质量保障处及时制定并下发了《大连科技学院线上教学课程质量监测方案》《关于开展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线上教学督导工作的通知》(大科质保通〔2020〕3号)《关于开展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线上课程教学情况信息收集工作的通知》(大科质保通〔2020〕4号),对质量保障人员进行了具体分工并且确定了具体的信息反馈收集,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听课、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学生问卷调查一个也不能少。
二、积极跟进,及时反馈
3月2日,迎来了线上教学课程开门红。8点整,教学质量保障处全体人员都已到岗,在线开展教学质量保障工作,期间不断通过微信群沟通各种问题,并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及时解决。
当晚20:00,再次召开视频工作会议总结一天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工作部署。
令人欣慰的是,在开课的第一天,顺利启动在线课程959门次,248门,授课教师327人,12107人次学生进入线上课堂。教学质量保障处按照工作部署,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全面巡查、发现亮点、找出问题、及时反馈、提出建议。
三、信息收集,反映良好
教学质量保障处利用超星平台、麦可思平台、问卷星等多种信息化平台收集线上教学各种反馈信息。两天来,学校全体督导委员对教师线上课堂的基本情况,教师实施线上教学的基本情况,线上课程学生出勤、学习、做作业等情况,课堂教学组织过程的情况,师生交互动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教学督导检查。通过督导检查,教师个人课表、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课件、电子教案、课后习题、教学辅助资料等材料齐全,满足线上教学的需要。
教学质量保障处收集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问卷193份,100%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认真,精心备课,课前签到,教师的投入度高”,98.96%的学生认为“教师能注重学习监测,促进学生学习”,97.92%的学生认为“教师能教师积极互动,线上课堂教学效果好”。
收集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17397份。96.99%的学生对在线课程的时长设置表示满意;96.92%的学生对内容量表示满意;97.28%的学生对互动讨论时长表示满意;71.93%的学生对教师答疑反馈表示非常满意。
通过超星平台重点检查了学生的签到情况,抽查了60%以上的课堂,平均签到率94.14%。为满足教学的正常进行,防止系统平台突发现象的发生,许多教师采用第二教学方案,利用QQ、腾讯、微信等平台进行线上教学,保证了平台突然断而教学不断,这一方法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认真总结,发布报告
3月3日13:30,学校召开第一天教学运行情况信息沟通会。教学副校长蔡若松、教务处、质保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与服务处等负责人参加。会上对教学运行情况、学生到课情况、质量监测情况进行了汇报总结,蔡若松副校长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教学质量保障处对多方信息认真进行总结,针对各方反映较多的建课、作业、互动、听课、统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开学前三天,以《教学质量监测日报》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发布,之后将以周报形式持续发布信息,以期不断改善网络运行环境,优化教师授课资源,提升学生听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