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新魅力 玩转课堂促学习
—外国语学院周伟
一、前期准备:精益求精,丰富学习内容
《大学英语(A)Ⅱ》线上课程借助超星平台,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呈献给学生,包括课文学习文档、听力音频、讲解视频、教学课件、扩展阅读、翻译练习、写作训练、演讲视频、英语MV等。本课程自第四周开课至第十一周,在学习通平台已发布34个学习视频,12个听力音频,31个文档资料,34次章节测验及作业,发起16次主题讨论,219名学生的访问量超38万次。每一项教学内容的制作力求美观清晰,以期达到最佳视觉及听觉效果。由线下到线上,对教学内容重新思考,对教学过程重新设计,对互动模式重新探索。
图1知识讲解形式多样
二、课程设计:精雕细琢,优化学习体验
教学目标层次化
在设计本课程的过程中,主要运用BOPPPS有效教学法,通过教、学、练、测、评等多个环节,将快速阅读和仔细阅读相结合,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相结合,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主导相结合。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主要通过学习通平台让学生预先学习,课堂直播的重心转为通过开展活动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低阶目标线上习得,高阶目标课堂实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不仅学习到语言知识,更让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图2 基于BOPPPS的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多样化
将每单元三个模块下设置不同类型的任务,学生需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来完成相应的学习。第一模块是阅读前的相关活动,包括单元话题引入、主题讨论、文化常识、课外阅读等,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为帮助学生积极应对四级考试,在该模块中加入了对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训练。第二模块是阅读中的相关活动,主要训练学生的仔细阅读和理解能力,并强化词汇和语法知识,为四级考试的篇章理解和翻译、写作打基础。第三模块是阅读后的相关活动,分为习题、视听、测验、单元小结、四级专项练习等,使学生实现从学习到运用的过渡。
图3 课程门户与章节设置
三、课程实施:学讲结合,实时互动
图4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课前,将学习通上的章节开放设置为“闯关模式”,向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学生借助平台和教材配套移动学习端,自主预习相关内容。教师通过学习通后台统计数据,实时了解和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对好的讨论回复进行点赞加分,对回帖中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对未完成的同学进行提醒和督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5 学习通互动讨论区
课中,充分利用学习通、腾讯会议、超星直播等多种方式直播,设置了讨论、测试、问卷、投票、抢答、选人等互动环节,希望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高效的课堂情境。直播过程中并非教师全程灌输式讲解,而是采用直播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答疑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提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载问而学,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综合能力。
图6 多种课堂互动环节有机结合
课后,通过设计与主题相关的视听训练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完成相关习题和测试,对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强化。教师根据每单元侧重点的不同,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如分组任务、翻译练习、写作训练、上传学习笔记、朗读课文或单词等。此外,在每单元末都加入了英语趣味视频,使学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扩大语言输入,实现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转化。
图7 第三单元分组任务
图 8 学生学习笔记
四、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融入思政教育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教师从语言输入环节下功夫,引导学生从单元主题、课文解读、热点新闻中发掘感人的中国故事和浩然的中国正气。课程摘选了习总书记在抗击疫情中的讲话,选取了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疫情中值得铭记的15句话”等视频,希望同学们从全民战“疫”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中学到拼搏的精神,并把它转化为自身前行的动力。学生既练习了口语和听力,还学习到“最美逆行者”、“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等英文表达,很自然地引入了四级考试介绍、备考攻略和学习软件推荐等内容。
在讲解第二单元课文“二战时期的浪漫悲情故事”时,将课文中在战场上的丈夫和远在家乡的妻子的故事,与援鄂的医护人员和家人之间的分离相联系,并选取了新华社的双语视频“中国的战疫制胜之道”,强化学生的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中,学习前线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教学反思
尽管借助多种平台和软件,已可以顺利开展教学,但线上教学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始终无法完全取代线下教学。从问卷结果来看,一些学生表示还是习惯传统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从教师的角度,网络的虚拟性使得教学体验不如线下理想,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状态和听课质量都无法准确把握。今后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在线教学模式,自我成长之路从未停止。
厚基础 重实践 线上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学院宋欣欣
一、课程设计
根据线上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结合本课程性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标,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兴趣为着手点,进行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的设计。
调整课程结构,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前期通过多种渠道对线上教学进行分析和学习,结合本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初步制定了“同步学习+自主实践”和“共性答疑+个性指导”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轻讲授、重练习,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和各类实践赛事的前沿信息,保证教学过程取得实效。
多平台结合,打造无死角课堂
课程采用腾讯会议直播的方式,在完成基础线上教学的前提下,进行课程互动、翻转课堂,实现“一学、一练、一汇报”的课堂模式。特别是“一汇报”,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及创新理论,进行创新设计并进行线上项目路演,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在学习通发布测验和讨论内容,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开阔思维。最后,在微信进行答辩,个别指导,有的放矢。通过多个平台的结合运用,达到全方位、无死角教学的目的。
二、课程思政
青春热血,创造中国,每个大学生都有一个中国梦
《创新教育方法》课程力求将思政元素融入每节课堂,思政教育贯穿教学设计和实施全程。比如,在讲授如何突破思维定势这节课时,就将往年“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竞赛中大学生应用创新成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案例引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以后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做贡献。
三、课程实施
直播课堂,启发学生思考
采用腾讯会议直播的形式,结合中国慕课上的优质课程资源,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每个知识点的讲授时长在15分钟以内,每个知识点学习结束后,通过“选人”或者“抢答”的形式对本节内容进行提问,鼓励学生思考,进行课程内容实时调整。
课堂活动示例 课堂讨论示例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中会加入大量的案例及创新思考题,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思维的活跃程度。
在每节课结束前,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通过测验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增强记忆。
课后测验示例 思维导图示例
师生共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通过投票、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希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形成良好的线上教学氛围,加强课程的亲和力。
翻转课堂,实践成果展示
采用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学生结合创新方法与本专业知识,进行创新产品的设计,并在课堂进行线上项目路演。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增强创新设计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学生项目讲解示例
四、效果与反思
善用线上资源,实时反馈
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及项目设计成果上看,本门课程线上教学运行总体平稳,学生到课率、课堂活跃程度较高,项目设计成果较好,学生还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助学习拓展资料。
从后台数据及学生反馈来看,学生在线上教学中最满意的地方是可以进行实施反馈。可以通过共享等形式,及时分享个人成果,相较线下教学更方便快捷。
因势利导,考虑学生实际
因为课程是混合班级,对学生的引导、案例的引用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更贴近。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对网络条件的要求降低。因此,要求教师提前做好课程设计及线上教学预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线上教学的认知情况,积极调整授课方案。
聚焦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应聚焦于学生的需求,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资源,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线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