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A)线上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
——交通运输学院张铭真
一、课程设计
《测量学(A)》课程运用超星泛雅网络平台和腾讯会议软件,把课程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信息化、生动化,教学活动多样化。在疫情形势下线上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学设计重点是追踪学生学习成效,因此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心情设计教学环节以及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高效高质量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更多的信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到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课堂上形成“在学中考——在考中学”的机制,将教学过程与考核过程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了良性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图1 测量学(A)课程教学设计流程
二、课程思政
测绘人员是工程建设的先行者,在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测绘人员必须获得第一手资料,给后续开展项目规划工作奠定基础,由于工作的艰苦性,决定着测量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精神。
在介绍课程时,教师要向学生进行心理交底,告知学生测量人员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应进行反复测量操作。在开展测量教学工作时,可考虑播放测量记录片,使学生真正地意识到野外测量的辛苦,测量人员可选择在寒风、烈日等天气下进行测量,锻炼意志,提高品质。教学中积极发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资源,采用教学视频、工程案例及网络等教学方式,积极持续的强化学生的工程测量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度和专业课程的正确价值导向。课程思政中,可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元素,并进行教学设计。
图2 为测量职业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元素对应图
三、课程实施
1、教师教学资料准备阶段
(1)在超平泛雅教学平台开设本门课程,完成课程基本信息录入,包括课程性质、教学内容、班级录入、成绩权重等。
(2)收集并整理教学资源,录制并上传符合本专业教学大纲的教学视频,数量约为42个,时长共计约为7小时;
(3)完善并上传教学资料,如PPT课件以及电子教材;
(4)修订并上传需要学生课前完成的小节测验以及课后完成的章节测验和作业。
图3 课程任务点类型分布情况
2、学生课前学习环节
教师课前2至3天布置课程的教学任务,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课前预习环节,对于困惑的知识进行标记,同时,为了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各知识点的被掌握情况,需要学生完成课前小节测验。
3、线上教学环节
(1)通过腾讯会议软件,进行线上直播授课。为了加强课堂管理,随机进行课前、课中、课后学习通签到。
(2)课堂将教学视频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教学视频是以PPT课件的页数为单位进行播放,播放之后,教师结合学生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小节测验失分情况,有重点的进行补充说明。
(3)当堂课进行知识点的测验,形式多样化,具有趣味性。形式包括在腾讯会议聊天群里进行抢答、学习通选人答题、教师指定学生解读知识点等形式,可以适时获得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便于把握。
4、课后环节
(1)教师结合授课情况及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进度以及知识点表达方式。关注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及线上成绩,完成督学工作。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适时的进行鼓励、赞扬和关怀。
(2)学生应课后完成章节测验和作业,同时,上传学习笔记,同学之间进行观赏,激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a) 2.3水准测量的实施及成果整理笔记
(b) 10.2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笔记
图4 学生优秀课堂笔记展示
四、效果与反思
1、教学效果
线上课程的每一节课都是教师精心准备的,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跟着主讲教师的思路去思考,理解知识点。
线上课程中每个视频长度一般在10分钟左右,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对知识点的掌握,学习时间更灵活,学生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视频可暂停、可回放,能够反复观看。
线上课程能够更好地互动,使课堂提问、签到、投票、测验等环节有效而不失趣味地愉快进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以实时反馈给教师,对学生课程考核实现了多样性和全面性,使综合成绩的给定更加科学合理。
2、课程反思
本次课程的教学手段多为教学视频和直播讲授,未来可以添加动画和实地拍摄实践操作视频,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测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线上的互动反馈功能,及时对所教授知识进行回顾,并且教师应重点、频繁、灵活的运用“互动”功能,及时将学生的关注点进行调整,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调节课堂氛围,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法在线上课程中的应用
——数字技术学院薄瑜
一、课程设计
《软件体系结构与架构技术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大三下学期的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与教学活动的中的资源、教师、学习者等诸要素实现密切的融合,课程教学模型(如图1)各部分的功能设计包括:(1)课前教学活动辅助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分为教师备课、学生分组、线上预习、课下答疑互动活动四个部分。(2)讲授阶段与总结反思:讲授阶段的流程为讲授教学-提出问题-团队互动-师生互动-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在线测试-信息反馈-布置任务。(3)课后基于项目的团队探究;(4)互评阶段:教学学生互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图1 课程教学模型各部分的功能设计
二、课程思政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当前抗击疫情的背景下,在第一次课实践环节中,在教学中参照任务代码(如图2)中出现“武汉加油”、“为全国抗击疫情加油”的字样,提醒学生做好疫情防护工作,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组织同学们把实践成果截图(如图3)所示,发到超星群中。
图2 教师参照代码 图3 超星群学生反馈
三、课程实施
(1)线上预习:利用超星平台,设置相应预习材料的任务点。
(2)课程讲授:利用腾讯会议在线直播工具,通过提问的形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入课程,讲授相应知识点,演示相应的代码操作。
(3)分组实践:通过超星平台布置分组任务(如图4),小组探讨协作共同完成,在课程结束1天内通过超星平台提交分组任务截图,教师与组员间对分组任务进行评分,给出评价。
图4 分组任务 图5 随堂测试
(4)互动交流:通过超星平台发布主题讨论,教师与同学间进行交流探讨。
(5)在线测试:通过超星平台建好的随堂测试(如图5)。每次课课程结束前进行单元测试,教师通过超星平台“选人”功能,选同学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与讲解。
(6)总结答疑:教师会在课程微信群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分组任务进而进行项目的设计与开发。
四、效果与反思
本课程采用企业主流框架应用进行案例教学,做中学,学中做,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需求,让学生深入理解框架思想,熟练使用框架技术。采用线上教学,通过半个学期的运行与实践,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超星平台进行预习与复习、测试、完成分组任务,课堂反馈良好,学生能够利用框架进行简单应用,线上教学达到与线下教学同等的效果。
为了达到更好的线上教学效果,后续还需要进一步调动学生课程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课堂管控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