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讲台,不忘的初心
——《大学物理》线上教学典型案例
教师简介:丁俊玲,基础部物理教研室专任教师。理学硕士,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主讲《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出发,针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这一客观现实,结合《大学物理》课程是公共基础课这一特点,从“给予学生有效学习支持,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力获得提高的同时成就感、自信心也明显增强,深受学生喜欢。
《大学物理》课程组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并结合课程大纲,充分考虑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指委”对“大学物理”的具体要求,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自建了线上教学资源库。该资源共有13个教学单元,97个讲授视频,视频总时长2000余分钟。资源库以“知识点”为单元,每个单元都由教学课件、讲授视频、章节测试和问题讨论四部分组成。课程以超星学习通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课前,教师完成课程任务发布,学生需完成视频观看、调查问卷、测试练习、讨论交流等活动;课上,以腾讯会议软件作为线上教学直播平台,同时配有传统黑板和广角摄像头等辅助工具,使学生如身临教室,更有代入感;课后,以班级微信群作为线上教学的辅助平台,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后答疑、讨论和交流。
《大学物理》课程有着科学性强、覆盖面大、包容性广等特点,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和平台。本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不谋而合。课程思政,主要通过联系科学前沿进展、回溯历史进程、结合中国国情的方式进行,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能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建立科学的方法论。例如,在学习运动学部分,从位置矢量处引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6年间,几代“北斗人”一次次刷新了科技强国的“中国速度”,展现了自主创新的“中国精度”,彰显了开放包容的“中国气度”,从而增强学生对自己祖国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主要由自主学习、线上首轮测试、线上集中直播教学、参与讨论+线上二轮测试和章总结测试这五部分组成。
第一步“线上学习”:课前在学习通发送“通知”,以“任务布置”的形式,要求学生课前观看学习通中与本次课内容相对应的视频。
第二步“线上首轮测试”:学生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完成与知识点对应的线上测试,来检测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第三步“线上集中直播教学”:通过分析学生的线上学习数据,筛选出学生在本次课第一步“线上学习”和第二步“线上首轮测试”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作为本次课“线上集中直播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讲授。
线上以腾讯会议软件作为线上直播的主要平台,采用“电子黑板(共享屏幕)+传统黑板”相结合的手段进行教学。共享屏幕虽然方便,但没有传统黑板板书的效果好,传统黑板能够更大限度地融入课堂。同时在课堂教学环节,将“抢答”、“选人”、“讨论”等信息化手段被灵活应用于课堂,以激活课堂教学。
第四步“讨论”和“线上二轮测试”:再次回顾本次课的学习内容,以测试的形式反馈对问题的掌握情况。
第五步“章总结测试”:按照以上“四步”完成本章的全部教学内容后,对整章教学内容再进行一次视频总结和线上测试。
四、效果与反思
1.效果
通过线上平台的统计数据、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及课后答疑情况等,能明显感觉到,采用线上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所提高。教师通过平台数据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过程的实施和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根据最近一次学生反馈结果,学生对课程整体满意度高。
2.反思
线上教学模式也有一些不便之处,首先一切操作对网速和环境条件依赖度过高,教师在直播或者连线提问时容易出现卡顿和杂音等现象。其次,师生间无法面多面的进行交流,老师感受不到细节反馈。最后,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有代入感,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同时用丰富的语言、教学内容、互动吸引学生关注课堂,而不是用复杂的、晦涩难懂的知识将学生游离。为了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可以通过场景变换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冲击,为此选取更多图片或小视频以求“用图能解决的就不用嘴”,“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动图即分明”。
疫情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室变云端,黑板变屏幕,但没有改变全校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