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专业介绍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大连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辽宁,适应装备制造业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质、职业道德与团队合作精神;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机械工程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机械及相关交叉领域从事设计与制造,技术服务,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材料成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传动、数控机床与编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压铸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新能源汽车技术。
主要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轨道交通企业从事设计制造、模具设计、质量管理、产品销售与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2.机械电子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自动控制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解决机电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行业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及系统维护等方面工作,能将机械与电子技术进行有机融合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控制与测试技术、数控机床与编程、液压传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CAE、实用编程语言应用基础、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虚拟仪器应用技术、生产与运作管理。
主要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机电相关企事业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设计、管理工作,并能在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轨道交通等企业从事设计制造、工程应用、产品销售、技术服务、运行管理及维护等相关工作。
3.智能制造工程
专业介绍: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开办于2019年,是教育部特设的新工科专业。本专业对接十强产业,满足国家发展战略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建有辽宁省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本专业设置智能化产品设计与制造、智能工厂规划与设计等培养方向,采用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能够从事智能制造工程领域的设计与集成,智能制造工艺与装备设计、智能工厂系统运行与管理等工作,也可考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质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掌握机械、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基于信息化前沿技术,胜任智能制造工程领域的设计与集成、智能装备的运行与维护、智能工厂系统运行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与工业物联网、数控机床与编程、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液压电气控制综合实训、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数控编程与仿真训练、智能制造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等。
主要就业方向:
交通与电气工程学院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专业介绍
1.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培养目标: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是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实施工程教育模式,建有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实验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突出轨道交通行业与电子智能设计特色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专业立足辽宁乃至全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交通运输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国有铁路各路局、城市地铁公司、各地方铁路公司、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公司等单位从事工程设计、研究开发、设备使用及维护、运营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铁道信号运营基础、铁道信号基础设备、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区间信号自动控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铁道信号远程控制、转辙设备实训、信号机实训、轨道电路实训、专业基础综合设计、铁道信号控制综合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面向辽宁乃至全国电力行业建设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具备电力系统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分析设计能力,能在供配电运行维护、电力施工管理、电气设备检测维修、电气系统设计等岗位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运行与控制、检修与维护或相关设备的生产设计以及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工厂供电、电力电子技术、工业电器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继电保护综合课程设计、供配电系统综合实训(虚拟仿真项目)、校企合作订单班企业课程、电气专业生产实习。
3.交通运输
培养目标: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工程技术、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具备运输组织、运筹学、运输经济学、物流学等方面知识,具有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具备一定国际化视野,能够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等)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交通运输决策、组织、指挥与运营管理、物流及其他交通运输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交通运输设备、运筹学、交通规划、运输经济学、铁路站场及枢纽、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旅客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交通安全工程、运输市场营销、客流调查及组织综合实训、编组站作业综合实训、接发列车综合实训、调车工作综合实训、铁路车站综合实习。
4.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紧紧围绕5G时代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通信技术,建有华为PEIM校企合作实验室、5G虚拟综合实验室、5G通信现场实验室。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具备通信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通信设备的安装与调测、通信网络的运营维护及优化、通信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等能力,能在通信设备制造、通信系统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通信系统集成、光纤通信、多媒体通信以及计算机网络通信等领域从事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微波技术、现代移动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网络、通信系统综合实训、通信工程技能综合实训、无线网络规划综合实训。
5.交通工程
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系统的交通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与科学修养,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具备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终身学习、创业意识、创新能力,能够在交通工程领域胜任综合交通管理与安全、道路交通规划与设计、智能交通应用与运营、交通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铁道工务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交通工程CAD、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工程设施设计、道路交通安全、测量学、运筹学、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勘测设计、道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桥梁工程、结构设计原理、铁道工程、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铁道工务维护综合实训。
6.自动化
培养目标:
自动化专业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自动化工程,培养适应辽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自动控制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能在流程自动化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与检测、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自动化工程及技术领域从事系统与装置设计、开发、维护、管理等工作的控制工程学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工业电器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运动控制综合实训、过程控制综合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7.车辆工程
培养目标:
省内仅有两所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具有轨道车辆特色,我校是其中之一。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机械工程、力学、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以及机械行业从事维护检修、设计制造、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车辆结构及原理、列车制动、车辆制造与检修工艺、列车电力传动与网络控制、结构强度分析基础、CAD制图实训、车辆电气绘图综合实训、车辆测量综合实训、模拟驾驶实习、动车组检修模拟实训、客车制动装置综合实训、毕业设计。
8.智慧交通
培养目标:
智慧交通专业面向交通强国战略及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依托本校轨道交通专业群,采用交通运输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电子通信、自动化控制、大数据等方面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智慧交通领域相关专业技能,具备智慧交通大数据分析及设备应用集成能力,能够在智能交通设备开发及制造企业、交通领域信息技术开发企业、轨道交通运输企业、交通领域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等领域从事交通行业智能设备的生产、安装、运行、维护、营销和系统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Python程序设计、运筹学(B)、交通工程学、交通规划、交通信息检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交通管理与控制(A)、铁路运输组织学、交通图像处理与分析,交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慧交通专业认识实习、交通大数据分析综合实训、交通管理与信号控制综合实训、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综合实训、智慧交通集成创新综合实践。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专业介绍
1. 软件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具备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综合运用先进的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在IT企业、各行各业的信息化部门从事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测试、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软件体系结构与框架技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概论、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Web前端框架技术、Python数据分析、Web前端技术综合实训、后端开发技术综合实训等。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具备计算机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计算机系统构造及信息系统部署和运维的能力;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以及IT企业从事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计算机系统构造与信息系统运维等与IT相关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JavaScript程序设计、移动应用UI设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微信小程序开发与应用、前端开发框架技术与应用、Python程序设计、移动网络通讯基础、移动端开发综合课程设计、Web前端开发综合课程设计,计算机专业综合实习等课程。
3.网络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深厚的计算机科学和云计算技术理论基础、网络工程专业知识以及分析解决云计算领域实际问题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实践能力,能从事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网络安全的保障工作以及涉及云计算的系统规划设计、平台搭建、系统部署、运维和应用开发服务等多样化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云计算基础、网络自动化运维、云计算平台管理与应用、云原生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攻击与防护、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人工智能概论、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云计算项目实践等。
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培养目标:
本专业设置信息系统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和大数据分析的培养链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数理基础、经济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运用专业知识与相关工具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运维,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持组织管理决策的能力,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组织胜任信息系统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应用、ERP供应链管理、ERP后勤管理、信息资源管理、Python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ava程序设计、Python Web应用技术、数据采集与加工、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商业数据分析、机器学习、Python程序设计课程设计、Java应用综合课程设计、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综合实训、ERP业财一体化综合实训、系统分析与设计综合实训、Web前端技术综合实训、后端开发技术综合实训等。
5.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具备现代管理知识和数字经济理念,具备信息技术和电子服务综合技能,具备扎实的管理、经济、信息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具备电子商务网站策划、分析、设计、开发、管理、运营和维护能力,具备数字产品开发与方案设计、内容创意生产与制作、短视频拍摄与剪辑等新媒体运营能力,具备电子商务数据采集、加工与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互联网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商务和管理知识,能在政府部门、传统电子商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新媒体运营企业、制造类企业、通信运营商等单位从事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管理、传统电商、跨境电商和新媒体运营、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等工作的具有创新思维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电子商务概论、会计学、网络经济、网络营销实务、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直播运营、新媒体运营、网页设计与制作、Web界面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Python程序设计、大数据分析、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Web前端开发综合课程设计、Java数据库综合课程设计、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设计、网络营销实务课程设计、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综合课程设计等。
6.物联网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等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标识、识别、获取、传输、处理和控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工程素养,能够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胜任物联网系统规划与分析、开发与集成、运行与维护、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应用技术、Java程序设计、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物联网系统开发、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中间件技术、物联网控制技术、鸿蒙系统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Linux操作系统、Python程序设计、物联网感知技术综合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无线传感网络综合课程设计等。
7.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写作能力,具备解决数据密集型问题为主的动手能力以及数据分析与挖掘或大数据开发能力,能在智慧城市、交通大数据、电商大数据等领域从事大数据开发、大数据分析、商业数据分析等工作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数据科学导论、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Python程序设计、数据采集与加工、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技术、数据建模基础、Spark编程与应用、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智能交通系统、云计算技术、物联网基础、大数据认知实习、Python程序设计课程设计、Java数据库综合课程设计、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综合实训、交通大数据综合实训等。
8.人工智能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科技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人工智能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数理与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的合格人才。学生应具有人工智能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相关的工程技术能力和人工智能在相关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应用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工程实践和社会参与,成长为胜任人工智能产品或系统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服务、运管维护、最优决策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经济管理学院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专业介绍
1.工商管理
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现代工商企业管理基本理论知识,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数字思维,具有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发现、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胜任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行政管理等管理类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会计学(A)、运营管理(A)、数字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治理、企业战略管理、项目管理等。
2.会计学
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会计学、审计学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具备一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会计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够在财务咨询服务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从事财税咨询和审计服务工作,能够在政府税务、财政和审计机关从事税务、财务和审计等工作,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及其他非盈利组织从事财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A)Ⅰ、中级财务会计(A)Ⅱ、CPA经济法、税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A)、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财务大数据分析、SPSS与统计分析的应用、Python在财务中的应用、RPA财务机器人、大数据审计、智能财务共享、智能财务决策、智能财税综合实训等。
3.审计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审计学、会计学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审计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够在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从事审计服务和咨询工作,能够在政府审计机关和司法机关从事审计、监察等工作,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内部审计和会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审计学原理、审计实务、财务大数据分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大数据审计、税法、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B)、中级财务会计(上)、中级财务会计(下)、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Python在财务中的应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4.物流管理
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社科素养、国际视野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扎实的数理基础、计算机基础和经济分析与管理知识,具备数字化管理背景下的现代物流、运营及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能力,能够在现代物流领域,从事规划、设计、运营及供应链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智慧物流、物流系统分析与方案设计、集装箱运输与国际多式联运、采购管理、国际物流等。
5.劳动与社会保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和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劳动就业等业务的实务操作技能,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区等社会组织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社会保障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概论、劳动经济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政策、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技术等。
6.社会工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具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和社会工作基本实务能力,能够在政府民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基金会、街道、社区等社会组织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社区服务与管理、社会服务机构运营及社会行政管理等工作,满足地方社会服务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专业介绍
1.英语
专业特色:
英语专业自2003年设立以来,迅速成长为校级一流专业,并拥有3门辽宁省一流课程;采用独特的LPE(语言+技能+拓展)教育模式;开设教育、商务及中国语言文学等多样化课程;注重能力导向的培养;结合理论与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不仅能够在教育、商务、翻译及国际交流等领域开创职业生涯,还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良好基础。
英语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其中,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才3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多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具备丰富的国际视野和教学经验,教师不仅在英语语言与文化方面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学业发展保驾护航。
培养目标: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将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素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求;通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建立强大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创新的思辨意识以及深厚的中国情怀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外事、经贸、教育和文化交流等领域胜任商贸、教学、翻译及跨文化传播等工作。
主要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高级英语、英语写作、实用英语口语、实用英语阅读、英语笔译、中国文化概要、西方文明史、外经贸英语函电、会计英语、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学法。
2.日语
专业特色:
本专业自2008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以"专业融合、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日语人才。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已建成省级一流课程1门,并于2018年获评校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注重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构建了“日语+商务”的复合型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与日本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赴日实习、就业的宝贵机会,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对接。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学科竞赛、实践实训等多元化培养途径,毕业生既具备扎实的日语语言文学功底,又掌握商务实务、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特色。
毕业生不仅可在商贸、信息技术、教育、文化交流等领域从事对日贸易、商务流程外包、软件测试、教学培训、翻译等工作,还可凭借国际化培养优势,进入日资企业或赴日发展。同时,毕业生也可报考日语语言文学、日语翻译等专业硕士研究生,或申请日本知名大学继续深造。
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底和相关商务知识;具有良好的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良好的商务日语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能在商贸、信息技术、教育、文化交流等领域从事对日贸易、商务流程外包、软件测试、教学及培训、翻译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日语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阅读、日语会话、日语翻译、基础日语写作、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BPO教程、日本簿记、日本商务礼仪综合实训。
设计艺术学院
School of Design Art
专业介绍
1. 工业设计(普通类)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人才。学生将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工程科学、设计和机械学科以及常用材料的特性与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他们将具备通过调研分析制定设计方案的能力,恰当处理功能与审美之间的关系以及多种设计表达的能力,同时具备与时俱进的智能化创意设计能力。毕业后,学生能够在各类生产企业、设计单位、设计咨询机构从事产品研发、工程设计、交互设计以及服务设计等工作,成为具备应用型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工业设计导论、人机工程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与制造流程、形态与结构语义、三维软件及渲染技术、工业产品设计流程、工业产品改良设计、服务设计、交互与体验设计、设计手绘、设计心理学、数字媒体及摄影技术、工程建模技术应用、设计构成基础、透视学、创意与智能化设计、交通工具造型设计、家具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影音编辑与创作、模型制作综合训练、文创产品策划设计等专业课程。
2. 产品设计(艺术类)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产品设计专业技能及理论基础,掌握综合设计应用能力,具备创新设计思维、先进设计理念,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社会责任感,能在企事业单位和设计机构从事产品创新设计、交互与体验设计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概论、设计史、设计制图与CAD、设计构成基础、产品手绘、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产品设计Ⅰ(程序与方法)、产品设计Ⅱ(用户研究与产品定义)、产品设计Ⅲ(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模型制作训练、设计思维、信息与交互设计、传统工艺与创新设计、家具设计、包装设计、数码摄影、陶艺制作等。
3. 动画(艺术类)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掌握影视及动画相关理论知识和影视及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具备运用相关专业软件及AI辅助软件技术进行图像处理、影视后期合成、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游戏与交互制作等软件实操能力;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能够发现、分析、解决相应的专业问题;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在影视制作、动画、数字媒体、图书出版、广告等领域从事媒体制作、动画创意设计、动画编导、美术设计、影视广告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动画概论与赏析、动画造型、影视视听语言、动画运动规律、导演基础与剧本创作、人物角色设定、场景设计、游戏美工设计、UI设计、原画技法、分镜头台本、AIGC游戏原画设定、动画短片创作、影视后期合成、MAYA动画软件基础、影视包装设计(C4D)、数字摄影、数字影像设计(Touch Designer)、三维游戏角色与场景设计(UE5)、Maya角色动画制作、Maya动画特效制作等。
4.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类)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具有数字衍生品设计、交互与体验设计、三维软件及渲染技术、数字影像设计、影视后期合成、虚拟现实创作、新媒体运营的知识;具备运用相关专业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影视后期剪辑与合成、数字影像创作、三维模型创作、实时 3D 互动内容创作和运营的实操能力;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软件技术以团队形式完成影视作品和交互作品的能力;能在数字媒体艺术及相关交叉领域从事影视拍摄和后期制作、新媒体运营、虚拟现实创作、视觉与交互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三维软件及渲染技术(H)、数字影像设计(H)、新媒体运营(H)、数字短视频制作(H)、信息可视化设计(H)、数字衍生品设计(H)、交互体验设计(H)、品牌与身份设计(H)、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基础、摄影基础、AI绘画、虚拟现实创作、视觉设计与策划、品牌推广设计、创意色彩/手绘装饰画、动态图形设计/动态图像实验、三维影视特效设计/影视后期合成等。
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School of Applied Technology and Vocational
1.数字媒体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将学习视觉设计、交互设计、数字文创产品开发、音视频编辑等实用技能,掌握从创意策划到制作落地的全流程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化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行业前沿技术。毕业生可在互联网、广告传媒、影视制作、文化创意等热门行业就业。
主要就业方向:视觉设计师、UI/UX交互设计师、数字文创产品设计师、影视后期制作师、新媒体内容制作师。
主要课程:
Web动态特效制作、三维动画制作技术、数字音视频技术、影视包装特效制作、数字交互设计、UX/UI设计、融媒体技术、用户界面设计、融媒体内容制作职业技能训练、数字绘画设计、交互思维与数字实训、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实训。
2.软件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技术人才。学生将掌握软件从设计、开发到测试维护的全流程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帮助学生掌握企业需要的实用技能,毕业后可从事软件开发、前端设计、软件测试、系统维护等工作,成为行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主要就业方向:软件开发工程师、网站前端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
主要课程:
Java基础知识、Java高级特性、JavaScript与jQuery开发、算法与数据结构(Java语言描述)、Java Web应用开发、软件建模与设计、软件测试技术、HTML5+css3 Web前端开发实训、JavaScript与jQuery开发实训、Java Web应用开发实训。
3.动漫制作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画制作、特效合成、影视剪辑等核心技能的创意型人才。学生将系统学习动画设计、游戏美术、影视特效等实用技术,掌握从前期创意到后期制作的完整流程。毕业生可在动画公司、游戏企业、影视制作、广告传媒、互联网内容创作等领域发展,成为行业急需的高技能创意人才。
主要就业方向:二维动画师、三维动画建模师、游戏角色设计师、场景设计师、影视后期合成师、特效制作师、动漫项目策划管理人员。
主要课程:
动画美术前期设定、原动画设计、摄影短视频拍摄、动画剧本与分镜头创作、CINAMA4D动画制作、手办模型制作、动画制作职业技能训练、数字影视特效制作职业技能训练、二维数字创意实践、三维数字创意实践。
4.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创意设计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学生将学习视觉传达设计、文创设计、数字视觉设计等核心技能,掌握平面设计、广告策划、包装设计、新媒体设计等实用技术。本专业注重实践与创新,帮助学生在广告、出版、文创、数字媒体等领域发展职业能力,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意设计人才。
主要就业方向:平面设计师、广告策划与设计师、包装设计师、新媒体设计师、美术编辑。
主要课程:
数字商业插图、图形创意、CI 视觉识别设计、招贴设计、版式设计、数字纹样、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职业技能训练、产品创意设计职业技能训练、实用工艺美术设计与制作、新媒体创意设计与制作、会展设计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