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我院新晋副教授尹轶群老师的评选之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网管 发布日期:2016-02-25

    本人自2007年开始,在大连科技学院外语系承担英语教学工作,2009年,通过中级职称认定,职称从助教晋升为讲师,2015年年末,通过高级职称认定,职称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回顾工作将近十年,总感觉平淡无奇,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更没有什么高人一等的成绩。而在我周围,很多老师都要比我做的优秀,比我要努力。我也深知自己还有许多工作做得不够完美,在教科研的道路上仍然只是一个在学习和求索的新人。所以今天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成长体会和心得。

    刚入职的时候,我认为象我们这样的民办院校,没有必要搞科研,负责把学生的技能培养好就可以了。每次外语学院开会的时候,李旭光院长都会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要搞科研,科研带动教学”、“要搞教学,教学促进科研”, 教师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同时,李院长还建议我们青年教师一定要准确定位自己的科研领域和科研方向,他还强调,只有教师对所教的东西研究到一定程度,才能跳出书本,才能把问题讲透,才能“入木三分”。这里可以看出从教学到科研,又到教学,它们是一个循环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领导和资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开始走上了科研之路。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找准研究方向,不知道从哪个方面下手,只能是多读一些英语教学方面的书籍和期刊论文,从阅读大量的文献中,慢慢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然后,将自己的教学经历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归纳总结成一篇论文,以论文的撰写为起点,开始不断地学习、收集、钻研、整理。这些长期整理的东西:心得、看法、观点、思想其实就是科研成果了。这些成果可以在课堂上有效的传授给学生,形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或者成为学生积累知识的工具。在这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论文的数量不断地增加,进而,我开始申请科研项目,由于缺乏课题申报经验,前几次的课题申报都以失败告终,不过,我还是没有放弃,反而越挫越勇,直到有一天,好像突然领悟到教改类项目的申报基于一线课堂实践和教学反思。通过对文献的细致梳理和对相关理论的系统了解,本人对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定位。此外,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合作,教科研同样也离不开合作。在此我非常感谢我们外语学院的全体老师,我们的英语专业负责人党振发教授,功底深厚,善于统筹规划,引领我们全体教师共同进步。彭元峰教授,经验丰富,总会给我们及时的点拨和指导。还有英语专业的其他老师,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善于思考和钻研。从她们那里,我经常能够得到很多的灵感和建议。最后,个人的努力加上与大家的合作,成功地申请了省级,市级的相关科研立项。

    外国语学院的领导在科研方面也是以身作则,李旭光院长和党振发副院长不但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地搞科研,而且他们带动我院教师搞课题研究和编写教材。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才意识到自己知识面的不足,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知识结构,不断地充实自己。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过了6年时间,在我整理评职材料的时候,才发现这几年来确实积攒了一些东西,正是这多年来的积累成就了今天职称评审的顺利通过。这些都要感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学生们在教学中对我的信任和配合,感谢家人对我的无私奉献。

    职称的晋升是对我个人多年来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认可,这种认可激励着我要不断地努力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未来,我将继续从教学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加强个人的科研,多出科研成果;要在科研中拓展,将自己的成果让大家共享。力争做到教学一心为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科研一心为教学水平质量提升,只要有了一流的教师和出色的学生,学院自然不断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