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汶川地震十周年,这是最好的纪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网管 发布日期:2018-05-15

十年前的那一天,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我们纪念这个日子,不仅是追思逝者,也是要祈祷灾难不会再一次重演。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天灾难以避免,但可以有效防御,有良好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会大大减少。

 

 

512日也是中国防灾减灾日。过去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除了在灾后重建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之外,在构建科学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方面也已取得巨大进步。就在今年的国家机构改革中,为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还专门组建了应急管理部。

 

我国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十九大以来,总书记曾多次就此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

 

 

201831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根据该方案,将组建应急管理部,目的在于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其中,中国地震局的震灾应急救援职责也纳入应急管理部。416日上午,应急管理部正式挂牌。

 

这一系列举措表明,我国在建立科学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方面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组建应急管理部对于加强、优化、统筹国家应急能力,构建一个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震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具体到地震应急救援,从四川汶川到青海玉树,从四川芦山到云南鲁甸,我国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经过一次次灾难的考验和磨砺,在反应速度、物资准备、技术装备、联动机制等诸多方面不断健全完善,推动着救灾效率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灾区看望群众

救灾方面,每一次自然灾害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就是人民的安危。救人,始终是他强调的第一要务。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十载不懈努力,写下汶川恢复重建精彩篇章;百年接力奋斗,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奋进,共同建设更加美丽的新家园,共同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前往地震灾区,考察灾后重建工作,实地察看震后10年的发展振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