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活动 > 学生活动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五)——点点萤火,汇成人间星河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网管 发布日期:2020-08-20

    大家好,我是大连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18级1班的王静。在校期间,我曾参加过多项校园比赛,社团文化节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这本应热闹非凡的春节里,人间迎来了凶猛的“年兽”——新冠肺炎。无数逆行“勇士”纷纷涌现抵抗疫情,用实际行动来彰显尽责、奉献、有担当的风范,护人间春暖花开。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一次危机四伏的临危受命,这是一个难度空前的特殊战场。火神山医院从开始设计到建成完工,历史十天。2月3日,武汉三座“方舱医院”在一夜之间建成。哪有什么“基建狂魔”,只有争分夺秒的“生死时速”。

    2003年,钟南山因抗击非典表现突出而为国人所知,17年后,新冠肺炎来袭,当年的“抗疫英雄”已经年逾八  旬,但他依旧义不容辞,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说:“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因为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国家”。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坚守抗疫最前线,连续奋战30余天,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负重前行。

    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17年前全世界守护90后,现在换90后守护这个世界”,“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说出这话的是四川第四医院护士佘沙,今年24岁。12年前,她的家乡遭受了重创,灾难中她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大爱。12年后,在疫情袭来之时,她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果断报名备战。22岁的护士朱海秀,瞒着父母到武汉支援防疫,记者采访她所在病房,请她通过镜头给家人报个平安,她拒绝了。她的眼泪在眼睛里打圈,却说:“我不想哭,我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 这世上没有天生的英雄,有的是一个个平凡人,在逆境中站出来,挡在其他人前面。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想在这非常之期尽一点绵薄之力,当得知社区工作量大,人手不足的情况后,我主动向社区报名成为志愿者,申请加入社区抗疫工作。我负责的工作是在社区门口为进出村口的人进行人员登记,测量体温,有疑问帮忙解答。我每天说的最多的就是:“您好,请您配合测一下体温,出示一下出入证,需要办理出入证和开具体健康证明的居民请到这边登记……”一天下来,我体会到志愿者的工作也不只是量个体温,登个记那么简单。正是在冬天最冷的时候,每天站在外面几个小时,几个人轮流休息。大部分居民都很配合工作,有些人把出入证放在手机壳里,帽子里,有些人把出入证贴在车窗上,方便检查。也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刚刚出门检查过还要再次扫码测温,为什么必须带出入证,有的人觉得我们很严格,但是这是我们的工作,严格检查每项工作,是对大家负责。一开始的时候会觉得志愿者的工作不好做,但与志愿者想比,每天站在门口的保安更加辛苦,不仅有白班,还有晚班,只希望,有我们的帮忙,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几天下来,我已经很适应这份工作了,也与大家渐渐熟悉起来。穿着红马甲,拿着测温仪,心里充满了干劲,一句“谢谢你”“辛苦了”带来一丝丝暖意,还有居民送来奶茶和水果。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是恐惧的,我也不例外,但我还是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贡献一份力量。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我们之所以赞颂勇气,是因为人类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

    这次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了太多一线人员的担当,他们是户户到访的基层人员、或者是冲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或者是维护治安的警察军人。当然,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感动我们的不仅是那些守护生命的专家、医生,还有千万心怀善意的普通人。安徽刘安一个小伙子,给当地派出所抱来了500个口罩,放下后只说了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接着就跑走了。警察追出去挽留,小伙子边逃跑边摆手示意不用了,警察敬礼目送。湖北仙桃有一家做防护的企业,疫情发生后,连夜叫回工人加班。除夕那天,在生产间歇期间,有个女工用胳膊肘碰了碰身边的同事:“哎,我们没有穿着白衣服,但是不是也算天使。”同事坚定点头:“算!”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每个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做出努力。这是一次没有局外人的全民行动,这是一次没有旁观者的人民战争。

    这世上可能确实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人都在发一分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