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活动

【经管·暑期实践】留住青山绿水,传承民族文化|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网管 发布日期:2022-09-0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大连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留住青山绿水,传承民族文化”乡村振兴考察团于2022年8月8日前往浙江省绍兴市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发现绍兴美,传承特色的绍兴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绍兴美,从而促进乡村振兴。

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目的地:柯桥

  柯桥古镇是绍兴县的第一大镇,也是浙江屈指可数的著名水乡集镇之一,因其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素有“金柯桥”之美称,又以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成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和“浙江旅游乡镇”。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独特的风土人情。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绍兴有其独特的水桥水乡文化,它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是一本漂在水上的书,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古称越国。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2012年6月,绍兴古桥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绍兴古城、柯桥、安昌为代表的水城水乡,坐落在地势平坦、河道密集之处。传统居住区既被河道分隔,又有石桥相连,小桥、流水、人家,环境宁静,生活便利。主要街道皆依水而建,以青石铺筑,沿街各式商店,临河而设,以浓郁的水乡情调,引来顾客盈门,且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

  乌篷船是汉族的一种交通风俗。乌篷船被称为“绍兴水上三绝”,“绍兴三乌”。作为江南水乡的独特交通工具,篾篷漆成黑色,且绍兴方言“黑”叫“乌”,乌篷船由此而得名。江南水乡是船的世界,乌篷船大多在江中驶,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或独或群,独则独标高格,群则浩浩荡荡。乌篷船是水乡的精灵,更是水乡的风景。也有文学着作及歌曲以此命名。考察团的成员们坐上乌篷船,飘荡在水乡之中,微风拂面。船夫划着船桨,讲着趣事,我们听着趣事,享受着少有的惬意。

第二个目的地:萧山街

  萧山街是绍兴城里一条名声在外的小街,从车水马龙的解放路往里拐,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情,便如画轴版徐徐展开了。考察团的成员们走进萧山街,一同领略绍兴的饮食文化、传统技艺、酒文化。

  印糕、臭豆腐、梅干菜扣肉、黄酒棒冰…这些都是绍兴当地的特色美食。绍兴人饮食基本沿袭传统的习惯,腌制、霉制、糟制食品较多,尤其是乌干菜、霉豆腐(腐乳)是绍兴城乡普通家庭必备的主题配菜。从绍兴市的美食上看,绍兴美食带着江南水乡的风味,绍兴菜以鱼虾河鲜和鸡鸭家禽为作料,讲究香酥绵糯、原汤原汁、轻油忌辣、汁味浓重。

  竹编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利用竹子,劈篾编织成各类实用竹器具,还可以制成各类竹编工艺品,如屏风、壁挂等。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 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更好地探究竹编文化,考察团的成员们来到了一家卖竹制品的老铺子,这里有着各式各样的用竹编技艺制作的产品。在欣赏这些竹制品之后,我们向老师傅认真讨教了这些竹制品的由来,他耐心地与我们讲述这些竹篮,竹筐是怎么由竹子“蜕变”而成的,还与我们讲述竹编工艺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竹子便是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竹子的编织逐步像工艺方面发展,竹编技艺一步步繁衍至今,但进入21世纪之后,竹编工艺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而出现滑坡,其编织技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该将这种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经过这一番的了解学习,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了竹编技艺,更好地体会到了匠人精神。

  绍兴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绍兴无处不酿酒,无处没酒家,不论山区和平原,不论城镇与乡村,在旧时,又无论官宦之家、缙绅达士,还是市井小民、贫困百姓,都与酒结缘,与酒为朋,尽管其主观愿望、规模大小有别,但都没有离开酒。酒成了绍兴人生产活动的重要内容,生活的必需之物。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酒俗与酒习。绍兴酒,又称绍兴黄酒、绍兴老酒,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更为浓烈,所以绍兴酒称老酒,越陈越香。绍兴酒是绍兴的著名特产,生产历史非常悠久。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绍兴酿酒业已很普遍。《吕氏春秋》载有越王勾践“投醪劳师”的故事,至今城内尚有“投醪河”遗址。到南北朝时,绍兴老酒已成为贡品。在全国众多的酒类中,绍兴老酒是获奖次数最多的品种之一。

  为了更好地探究绍兴酒文化,考察团的成员们来到了黄酒百年老铺子。铺子的老板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为我们介绍店里陈列的百年老坛,贮藏时间越久的越香。介绍完酒的品类,他便开始与我们讲述绍兴黄酒的做法: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经过蒸料,拌以麦曲、米曲或酒药,进行糖化和发酵酿制而成的。都说绍兴黄酒具有独特的色香味格,堪称中华黄酒第一味,直到老板让我们一一品尝之后,我们才体会到什么叫回味无穷。绍兴酒不仅有独特的风味,还有独特的功效,他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有延缓衰老、防癌抗癌的功效,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活血驱寒的功效。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收货颇丰,同学们来到了古城古街,深入地了解了绍兴的水桥水乡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以及传统技艺,发现了绍兴美,体会了绍兴古韵,中华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需要我们共同传承,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经过这一次的社会实践,我们弘扬了绍兴的传统文化,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这些优美的文化,这些灿烂光辉的文化便可以继而发扬光大,世间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