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活动

【经管•暑期实践】寻根溯源,繁星点燃|经济管理学院杭州实践团红色寻根实践纪实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8-05

       当渤海之滨的风遇见西子湖畔的浪,当青春的脚步踏上信仰的土地,一场跨越千里的红色寻根之旅,在“八一”这个庄严的日子里,写下了属于青年的赤诚篇章。     

       01以"寻根"之名,赴一场精神之约

       时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八周年,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贾婷婷带领8名杭州籍学子组成“寻根溯源 繁星点燃”实践团,从大连启程,奔赴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寻根溯源”,是让学子回到精神原乡,触摸信仰的源头;“繁星点燃”,是要以英烈精神为火种,照亮青年的报国之路。这场实践,不止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02从筹备到奔赴:初心在酝酿,热血在沸腾

       早在暑期前夕,利用杭州籍学子返乡契机,结合“八一”建军节的特殊意义,实践团的构想便已成型。线上学习群里,浙江革命史、“一师风潮”、秋瑾等浙籍烈士事迹被反复研读;出发前,集合路线、讲解预约、着装要求一一落实,每一份细致筹备,都藏着对这场精神之旅的“郑重之心”。

       8月1日清晨,湿热的家乡空气里,8名学子眼中的期待藏不住。前往纪念馆的路上,刘同学感慨:“从前只当解放路、秋瑾墓是地名景点,如今才懂'解放'二字背后的生命重量。”一句话,让车厢里的历史与现实悄然相连。        

       03 沉浸式感悟:在烽火中,读懂"信仰"

       推开纪念馆的大门,庄严肃穆的建筑与高耸的纪念碑让人瞬间沉静。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近三小时的参观里,浙江革命的烽火岁月在史料、文物与场景复原中缓缓铺展。  

       看到“辛亥革命在浙江”展区里徐锡麟、陶成章的事迹,有学生惊叹:“原来党的诞生离杭州这么近!” 

       驻足“杭州学生运动”展区,母校前身学子在白色恐怖中的抗争,让大家震撼:“学长学姐当年的担当,就是我们的榜样!” 

       萧山、余杭的同学在“新四军浙东纵队”地图上找到熟悉的地名,吕同学激动地说:“家门口的山,当年就是游击队的堡垒!脚下的路,是先辈血染的!” 

       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笔、19岁女烈士的照片、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模拟场景……每一处都在叩击心灵。余杭李同学写下:“那一刻,我懂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绝”。  

       04庄严仪式:以青春之名,向英烈致敬 

       参观结束后,全体成员在烈士纪念碑前列队,举行了简朴而庄重的纪念仪式。 

       仰望丰碑,苍松翠柏环绕,仿佛看见先烈们顶天立地的身影;默哀一分钟里,英烈事迹如潮水涌上心头;深深三鞠躬,是对牺牲的感念,是对精神的礼赞,更是将英烈精神内化于心的承诺。本次经历不仅让学子们将家乡英烈的事迹化为精神动力,也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启示——以“籍贯”为钥、以“暑期”为窗、以“学生”为主、以“闭环”为链,让红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