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开办于2013年,拥有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成员,建有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辽宁省现代产业学院、物联网综合实验室、物联网移动开发实验室等。专业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为基础,以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和控制为核心课程体系,具有计算机、通信、控制、电子等多个信息领域交叉综合优势。通过产教协同育人、科创竞赛等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可在各种物联网应用领域从事物联网系统集成工程师、物联网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物联网网关开发工程师、物联网移动终端开发工程师等岗位的工作。
二、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等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标识、识别、获取、传输、处理和控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工程素养。能够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胜任物联网系统规划与分析、开发与集成、运行与维护、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主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C)、数字电子技术(C)、单片机应用技术、Linux操作系统、Java程序设计、Java Web应用开发技术、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计算机网络、物联网感知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系统开发、鸿蒙系统应用开发、无线传感网络综合课程设计、物联网传感技术综合实训、物联网网关综合实训、物联网服务器综合实训、物联网移动开发综合实训。
四、专业特色课程
《物联网感知技术》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聚焦物联网感知层的关键技术,涵盖传感器原理、RFID、无线传感网络(WSN)及嵌入式数据采集等内容。课程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融合硬件设计、信号处理和通信协议,培养学生对温湿度、光照、运动等物理量的感知与处理能力。通过实验与实践环节,学生将掌握传感器选型、数据转换、低功耗设计及抗干扰技术,并应用于车联网、工业监测等实际场景。课程强调前沿技术与行业需求结合,为学生构建从物理信号采集到数字传输的完整知识体系,为后续物联网系统开发奠定基础。
《物联网系统开发》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构建完整物联网系统的综合能力。课程涵盖物联网三层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开发技术,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通信协议(如MQTT、CoAP)、云平台接入以及移动端/Web端应用开发。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将掌握嵌入式开发、无线组网、数据存储与分析等关键技术,并学习主流物联网开发框架和云服务(如阿里云IoT等)。课程注重实践创新,要求学生完成从硬件部署到软件开发的完整项目,如智能家居系统或工业物联网监控平台,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物联网行业开发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五、就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去向广泛,主要涵盖以下领域:一是物联网系统开发与集成,从事智能硬件、传感器网络及云平台开发;二是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参与工厂自动化、设备监控等解决方案设计;三是智慧城市与智能家居,负责安防、能源管理等系统搭建;四是通信与网络运维,在电信运营商或企业网络部门担任技术支持。主要岗位有:物联网系统集成工程师、物联网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物联网网关开发工程师、物联网移动终端开发工程师等。也可考取物联网及计算机科学相关专业的国内外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