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图1: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日期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9日之间。它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季即将来临。
图2:秋意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一候,凉风至:西方凄冷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露,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
图3:“秋老虎”
秋之后8月中下旬会出现“秋老虎”,大气科学词典上说:秋老虎是我国民间对立秋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这里的关键含义是天气变凉后再次出现短期的炎热天气,称为秋老虎。有不少年份,立秋热,处暑依然热,故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这种夏秋连热的情况出现,“秋老虎”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时候就人们需要防暑降温。
在立秋,又有感恩祭祀、贴秋膘和“啃秋”的民俗。
图4:“咬秋”
“啃秋”在一些地方也被称为“咬秋”。我国民间有些地方讲究在立秋之日吃西瓜、香瓜,称之为“咬秋”,寓意用西瓜“咬”去暑气,“咬”掉“秋老虎”,迎接凉爽秋天的到来。
“八月半摸秋不算偷”,为了图个好彩头,立秋这一天晚上,乡村耕种的人会到别人家的田地里,“摸”些新鲜农作物,“摸”来不同的蔬果,代表着不同的寓意,而被“摸”的人家也代表着丰收,现如今这样的习俗越来越少见了,人们有时自己在家准备多种农作物,放在小箱子里或者放在篮子里用布盖上,让孩子摸一摸并猜一猜这是什么,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各种农作物,并体验丰收的喜悦。
图5:秋季养生之道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我们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宜“少辛多酸”,营养要均衡。适当的运动可有效驱除“秋乏”,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尽量选择柔和的运动项目,小编在这里也要提醒一下大家,运动量不宜过大,太阳照射不宜过久,以防体力消耗过大,暴晒灼伤皮肤。
数字技术学院信息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