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图1: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它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图2:介子推与清明节
在中国的典故中,清明节来历众多。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介子推的传说。春秋时,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绵山。重耳追悔莫及,火烧绵山寻找介子推,事后却发现他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柳树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
图3:清明习俗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过后,气温逐渐升高,雨量增多,正是万物生长、农民耕作的好时节,因此我国民间向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清明节已超出节气的意义,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的习俗。
图4:清明扫墓
每年清明,人们都会身着素衣,去山中探望过世的亲人。他们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捧花,低声细诉对亲人的思念。
图5:寒食
寒食有凄风苦雨,以断火、冷灶为气氛。早时民俗中的断火三日,其实是为了清灶,以新火换旧火。三天不点火吃冷食以清理肠胃。
图6:踏青
清明时节,大地回春。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们纷纷脱下棉袄,走出居室,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散心,冬季的沉闷一下子便烟消冰释。此时人们还会进行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图7:春暖花开
清明节预示着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小编希望大家做好疫情防护,时刻戴好口罩,公共场合保持距离,小编坚信:阴霾压顶,但终会消散!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如有侵权将第一时间删除。)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