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根据学校党委工作安排,我校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多措并举全力推动线上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对此,我院积极响应学校工作安排,为疫情防控贡献微薄之力。线上教学期间,我院涌现出一系列优秀的线上教学典型案例。下面小编将为大家分享第三期线上教学典型案例——《数据科学导论》,授课教师魏惠梅。
图1:魏惠梅教师
魏惠梅,中共党员,拥有10年世界500强软件开发和数据分析处理工作经验,在数据科学领域具有较强的能力。现任大连科技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专任教师,讲授《数据科学导论》、《数据采集与加工》、《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等大数据专业课程。
一、课程设计
第3.1节 “范式及范式的演化”
围绕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本节课程层次化,分为六个教学模块,结合BOPPPS教学模式,进行模块化设计。
六个模块分别是:
【开篇热身】、【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思维训练】、【思考与实践】、【预习与扩展】
【开篇热身】
图2:开篇热身
【学习目标】
图3: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图4:学习重点
【思维训练】
图5:思路训练
【思考与实践】
图6:实践思考
【预习与扩展】
图7:课程内容模块化设计
二、课程实施
课前
开课前教师发布“课程通知”,简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及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开篇热身】和【学习目标】两部分,了解学习目标和重点内容。
图8:教学具体实施流程
课中
正式上课,教师发起签到,学生教师同时进入直播会议。接着教师进行“课程引导”,讲解学习目标、重点和要求,并发布本次课程的开放话题讨论——让数据讲故事(百度指数体验),时间为10分钟,随后学生依次进入各环节学习。
学生完成【学习重点】,时间为30分钟左右,主要是学习本次课程的重点,即教学视频:
1、范式及范式的演变(10分钟)
2、计算思维与数据思维——区别与联系(6分钟)
3、DIKW模型再探——从数据D到知识K(13分钟)
图9:教学学习讨论
之后进入【思维训练】模块,在此环节预留出30分钟时间让同学们展开思考,去百度进行探究。在【思考与实践】环节中,学生将自己的探索成果分享到本次课程的话题讨论区,教师全程开启视频会议作为讨论答疑的渠道,及时与学生沟通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开拓思维。
图10:课后作业
下课前20分钟,再次签到,教师和学生重新返回课程直播间,教师针对学生讨论区的话题与学生积极探讨互动。最后,教师布置本次作业——“基于DIKW的大数据案例分析”。
课后
学生进入【预习与扩展】,继续完善讨论的话题,完成作业,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笔记整理。教师在答疑讨论区解决学生的困惑,最后让学生对课程效果进行消化、总结与反思,教师也要及时批改作业。
三、效果与反思
图11:效果与反思
学生在边学习、边思考、边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推进了课程的进度。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学内容的影响,理解并运用到科学范式与DIKW模型中。参与讨论的学生人数超过85%,本次作业完成率100%,平均分数85分,优秀率达到40% 。魏惠梅老师表示,未来将继续在讨论话题设置上做到精益求精,在互动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
本期的线上教学典型案例分享就介绍到这里啦,下一期的内容敬请大家期待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