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图1: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图2:二十四节气—冬至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中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图3: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冬至是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关键标志,标志着冬季的到来。这一时期,极地高压增强,位于亚洲的西伯利亚高压逐渐形成。这种环流模式导致寒潮、大风频繁,并可能引发降温和降雪。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
图4:做好养生保健
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古代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象征阳气初生,因此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这是因为只有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会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在冬至如何做好养生保健工作,才能使人体整年阳气充足。
图5:莲子银耳
冬至后,中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人们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室内要通风换气,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多吃补益身体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薏仁、赤豆、大枣、银耳等;保持畅达乐观,适当进行锻炼。小编在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添衣保暖,祝愿你每一个冬天都温暖如春,每一个日子都充满阳光!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