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清明节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晴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岁时百问》是这样解释的:“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
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兼具人文与自然两大内涵,一方面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另一方面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
扫墓
图1: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是清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
踏青
图2:踏青游玩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踏青的习俗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人们可以在清明时节感受春天的美好气息。
植树
图3:植树劳动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人们对真功德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它们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缅怀先人,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在这里小编呼吁大家文明祭祀,树立环保意识,在繁忙之余不要忘记外出走走,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色。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