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图1:植树照片
植树节是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植树造林的节日 ,按时间长短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统称国际植树节。中国的植树节为每年3月12日 。这个节日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对植树造林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植树活动,为地球增添绿色,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图2:植树节的历史
中国植树节定在 3 月12日,背后有深厚渊源。古代清明就有插柳植树传统,1400 多年前,雍州刺史韦孝宽以槐树取代官道土台,开创路旁植树先河。近代,1915 年在孙中山倡议下,北洋政府定清明节为植树节。孙中山重视林业,推动相关部门与法律出台。1925 年他逝世后,1928 年国民政府将植树节改为3 月12日。1979 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把这天定为中国植树节,鼓励人们造林护绿 。
图3:保持水土
树木根系抓牢土壤,吸收储存水分,一亩树林较无林地区多蓄水约 20 吨。
图4:抵挡风沙
防护林可有效防风固沙,让风速减弱 70% - 80% 。
图5:促进经济
提供水果、药材等多种林产品,助力经济建设。
图6:净化空气
一亩树林一年吸收大量灰尘,每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吸附有害气体。
图7:调节气候
夏日树荫下比空地气温低约10℃,冬季则高2 - 3℃ 。
图8:植树的意义
植树造林可绿化美化家园,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是利在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 。
图9:浇水
随着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可供植树地块减少,各地推动“互联网 + 全民义务植树”,将义务植树形式拓展为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八种,实现“随愿、随处、随时”植树。
图10:小树苗
植树节到了,向播撒绿色希望的人们致敬!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大地添生机,编织绿色梦想,让森林守护地球。小科们,拉上好友,一起打造绿色天地,传递责任担当,让世界更葱郁。记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环保出份力,让世界多片绿,让天空更蔚蓝!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