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酷暑结束,这时三伏已过或接近尾声,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会感到闷热,天气由炎热向闷热转变,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前后。
图1:处暑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中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一、吃鸭肉
图2:吃鸭肉
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老鸭味甘性凉,做法多样,有白切鸭、柠檬鸭、烤鸭、荷叶鸭等。“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
二、祭祖迎秋
图3: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七月半”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三、放河灯
图4:放河灯
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在水中放河灯,任其漂流,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四、赏菊
图5:赏菊
处暑过后,秋意来临,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大好时光。处暑时节正值秋菊初开,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一直以来都饱受文人喜爱。在出游迎秋的同时,文人们还不忘采摘几朵菊花回去装点庭院,也就是插花。
图6:插花
处暑气温下降易让人困乏,因此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并适当午休以缓解困乏。同时,空气渐干需调整饮食,多吃梨、西瓜、银耳等滋阴含水食物,少吃辣椒、肥肉等辛辣油腻之物。另外,因早晚温差大,需按需增减衣物,天凉加衣、炎热减衣以防生病。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