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红色基因,宛如一条坚韧的精神纽带,紧密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同时也是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核心动力源泉。在红色文化指引青年担当的新时代背景下,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25年暑假,正式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图1:探访遗址,践行报国担当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抗战精神,李贞老师带领10名学生代表,前往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及北大营遗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博物馆内丰富的史料、实物及影像资料,深入了解到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与抗战艰辛历程。在北大营遗址现场,大家切身感受到民族危亡时刻的悲壮历史与先烈们的英勇抗争精神。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和实地走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勿忘国耻、奋发图强”的时代意义,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深刻的历史教育课,更是一次思想洗礼。同学们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今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将继续拓展实践育人途径,强化学生思想引领,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
图2:协作奉献,践行生态理念
2025年8月15日,孙敬人老师组织学生志愿者,前往被誉为“辽宁最美乡村”的庄河市桂云花乡蛤蜊河畔,开展以“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环保公益实践活动。学生们手持清洁工具,沿河岸有序清理散落的塑料瓶、包装袋、烟头等废弃垃圾,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体验到乡村自然风光的秀美,更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大家分工协作、热情投入,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增强了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次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融入自然课堂,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的价值观,展现了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子积极服务社会、奉献青春力量的良好风貌。活动也受到当地村民的积极认可,进一步强化了校地共建与环保共识。
图3:浸润心灵,踏寻红色记忆
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25年暑假期间,尹家骐老师带队组织开展了以“踏寻红色记忆,筑就青春之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前往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进行参观学习。活动当天,学生们满怀崇敬踏入旧址,全面了解周恩来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当看到他亲笔撰写的作文、在学校留下的老照片时,同学们被其勤奋向学的态度与立志救国的情怀深深打动。最后在旧址礼堂内,尹家骐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不少同学结合自身学习与成长经历,畅谈了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解,现场氛围热烈而真挚。
这次活动让学生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对周恩来的崇高精神有了更真切的感悟,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学习动力,也让红色文化如春雨般浸润学生心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4:领悟革新,传承工业精神
为深化学子对国家工业发展历程的认知,近日,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魏明明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了中国工业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实践性的参观学习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在小讲解员引导下,先后参观了机床馆、铁西馆、汽车馆等展区。从明清时期的手工机床到新中国第一台数控机床,从鞍钢老高炉模型到国产首辆解放牌汽车,一件件实物展品与影像资料,清晰勾勒出中国工业从萌芽到崛起的百年轨迹。大家不时驻足讨论,在“大国重器”前感受工业前辈的奋斗精神,在技术革新史料中领悟创新驱动的发展力量。
此次参观让他们更加直观的体会到了中国工业的沧桑巨变,更激发了大家传承工业精神、投身强国建设的责任感。同学们将把参观感悟转化为学习动力,实学好专业知识,以实干姿态锤炼本领,未来积极投身相关领域,为推动国家工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5:缅怀英魂,学习红色精神
2025年7月12日,崔译丹老师带领同学们前往瓦房店市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活动中,师生们怀着崇敬之心向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鞠躬致敬,并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在崔译丹老师的带领下,党员学生重温入党誓词,团员学生重温入团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陵园上空,彰显着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随后,大家聆听了当地讲解员讲述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那些不畏牺牲、奋勇前行的故事让在场每一位学生深受触动。
此次活动意义非凡,它不仅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了革命历史的厚重,更重要的是,这份对历史的真切感知,将转化为强劲的精神动力,激励着学生们以先烈为榜样,主动对标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弘扬红色精神,书写青春华章。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与红色历史对话。他们从红色资源中汲取奋进力量,不仅自觉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更以“强国有我”的担当立志笃行,誓以专业所长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动能。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