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全国A类赛事
“蓝桥杯”大赛涵盖了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网络安全、物联网、UI设计类等多个领域,适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全院学生参加,其他相关专业符合赛道要求也可参加。
4.能力要求
参赛者需要具备扎实的编程语言能力、算法与数据结构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承办单位:国信蓝桥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赛官方网站:https://dasai.lanqiao.cn/
校赛承办单位: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软件赛)
竞赛负责人:郭老师;
竞赛咨询QQ群:774053620(申请加群时请注明:专业-学号-姓名)
2009年:蓝桥杯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发起并主办,旨在促进高校计算机、软件及电子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教学创新与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2010年:首届蓝桥杯大赛成功举办,参赛院校和选手数量逐年增加,逐渐发展成为全国规模较大的信息技术领域专业赛事之一。是教育部认证的全国性竞赛。蓝桥杯作为一项计算机类学科竞赛,为学生展示了参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竞争的平台。2022年8月23日,蓝桥杯被列入教育部白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也通过中央编办、民政部登记注册。作为教育部认证的赛事,蓝桥杯拥有成熟的评价体系,这也显著提升了比赛的含金量,使得比赛结果在评估学生素质时更具说服力,比赛的获奖证书也具有更高的认可度。
截至2025年,蓝桥杯大赛已连续举办十六届,参赛院校超过1600余所,参赛选手总数超过85万人。赛事影响力方面,蓝桥杯大赛连续多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成为检验大学生实践能力及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赛事认可度方面,大赛获奖证书不仅受到高校认可,还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成为学生求职和升学的重要加分项。
参赛学生必须是省内高校在籍本科学生,且只能代表学籍所在学校参赛。该项比赛赛程为:省赛-国决赛。按照赛事相应规则,每年通过省赛选拔,产生进入国赛的晋级名单。
(1)软件赛
包括C/C++程序设计、Java软件开发、Python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软件测试等。
(2)电子赛
包括嵌入式设计与开发、单片机设计与开发、EDA设计与开发、物联网设计与开发等。
(3)视觉艺术设计赛
包括平面设计、文创设计、交互设计(UI)、插画设计、视频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等。
(4)数字科技创新赛
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
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进行比赛。分为研究生组、大学A组、大学B组和 大学C组四个组别,每个组别单独评奖。每位选手只能申请参加其中一个组别的竞赛。每位选手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每名选手的指导教师最多一名,同一名指导教师可指导多位选手。省赛和决赛比赛后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能更改。
我校自2013年首次参加该项赛事以来,始终秉持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依托扎实的专业知识连续取得佳绩。2013—2025 年间累计斩获 404 项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4项,赢得了评委及众多高校代表队的高度认可。这一系列成果不仅展示了我校学生的才华,也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参考,充分彰显了我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成效,强化了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院校培养行业人才水平和能力的良好态势。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2021-2025成绩统计表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国家级 |
3 |
|
|
3 |
6 |
省级 |
25 |
|
1 |
16 |
72 |
合计 |
28 |
|
1 |
19 |
78 |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部分参赛现场照片。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部分获奖证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新闻中心
上一: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