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首页
  • 学科专业
    • 软件工程
    • 网络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电子商务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师资队伍
    • 教师队伍
    • 辅导员队伍
  • 教学条件
    • 实验室
    • 实践基地
    • 校企合作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就业工作
      • 考研风采
      • 就业风采
  • 教研科研
    • 教研论文
      • 部分论文展示
    • 教研项目
      • 部分项目展示
    • 科研论文
      • 部分论文展示
    • 科研项目
      • 部分科研项目展示
    • 其它成果
      • 部分专利证书展示
  • 科研竞赛
    • 成果展示
    • 赛事总结
  • 公共服务
    • 网友留言
    • 下载服务
      • 毕业相关
      • 各类申请
      • 教学工作
    • Office教材展示
  •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条件 > 校企合作

我院与中软国际的合作基础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网管 发布日期:2014-05-16

      自2010年与中软国际(大连)实训基地合作以来,学院每年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等专业百余名学生送到中软国际(大连)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实训。其中,2010年在中软国际进行实习的学生人数为128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8人,软件工程专业90人,2011年在中软国际进行实习的学生人数为95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人,软件工程专业52人,网络工程专业23人,2012年在中软国际进行实习的学生人数为103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人,软件工程专业55人,网络工程专业13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5人。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双方制定了就业技能提升项目教学计划,建立了健全的实训基地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此保障了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人才需求,有方向有方法的进行项目实训,能在真实案例中掌握企业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实训内容主要分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每个方向不但包括具体的理论课程,而且包括项目实训和职业素养课程。具体的方向和课程安排如下:(1)Java方向:理论基础课(360学时,其中职业素养20学时),项目实训课(360学时,其中职业素养20学时);(2).NET方向:理论基础课(360学时,其中职业素养20学时),项目实训课(360学时,其中职业素养20学时);(3)测试方向:理论基础课(360学时,其中职业素养20学时),项目实训课(360学时,其中职业素养20学时);(4)嵌入式设计方向:理论基础课(360学时,其中职业素养20学时),项目实训课(360学时,其中职业素养20学时)。学生通过实训之后,可以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同时完成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尤其是学生的毕业设计来源于企业的实际项目,不但增强了毕业设计的实效性和工程性,达到“所学即所用”的目的,而且合作企业根据实训和毕业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了解,可以推荐优秀毕业生直接就业,降低毕业生就业成本。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学院采用教师跟班的模式,一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在企业进行培训、参与项目开发等,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形成了一支既有专业领域前沿理论知识,又有实际软件开发与管理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就业情况普遍较好,有多名学生签约到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并有很多同学签约到IBM、中国电信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大连海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华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埃森哲信息技术(大连)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就业率达到95%以上。

上一: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制度

下一:中软合作基地情况简介

  •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中国科技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中国科技创新网
  • 辽宁省本科教学网
Copyright ©大连科技学院数据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