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化理论学习《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0号)、《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国科发监〔2022〕221号)文件,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优化学术生态,全面提升学校科研人员的诚信意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共筑科研净土。大连科技学院校企合作科研产业处积极开展2025年第一期“强化科研诚信 共筑科研净土”科研诚信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
本期活动由校企合作科研产业处牵头下发《关于开展2025年科研诚信系列教育活动(第一期)的通知》(大科校企科研通〔2025〕13号),通知中明确各单位做好学习宣贯,组织学习、研读《“强化科研诚信 共筑科研净土”2025年科研诚信系列教育活动(第一期)学习材料》,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出版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与根源,旨在提升全体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意识、规范学术行为、明确期刊投稿要求、筑牢科研诚信防线。通过学习、研讨等形式,增强教师的学术自律意识,进一步明确自身在科研活动中的责任。
二、各单位本次学习情况说明
2025年3月11日—3月27日期间,各单位积极组织教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相关材料。具体学习情况如下:
1.机械工程学院:3月13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在C301组织开展了科研诚信活动第一期学习,学院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本次活动以学习《“强化科研诚信 共筑科研净土”2025年科研诚信系列教育活动(第一期)学习材料》为核心,关于学术不端责任认定的剖析,让教师们明确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科研中的职责与应承担的责任。教师们围绕材料内容展开讨论,大家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分享了对科研诚信的深刻理解。通过本次活动,机械工程学院全体教师对科研诚信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为学院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推动科研工作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交通与电气工程学院:3月11日—20日,交通与电气工程学院按照《关于开展2025年科研诚信系列教育活动(第一期)的通知》要求,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开展了此次科研诚信系列教育活动。各专业通过线上或线下、集体或个人的形式深入学习了《单位科研诚信工作管理办法示范文本》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各教研室采取了集中传达学习、要点讲解以及教师随机讨论的形式开展学习。在讨论环节,教师们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和体会,揭示了当前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并就如何坚守科研诚信、杜绝不端行为进行了深入交流。
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教师参与了“强化科研诚信 共筑科研净土”系列教育活动(第一期),大家深入了解了科研诚信的核心内容,明确了科研不端行为的危害,并进一步认识到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在维护科研诚信方面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对多个真实案例的分析,深刻认识到这些不端行为给科研带来的巨大危害。这些案例警示我们,每一位科研人员都应当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不仅要保证数据和结果的真实性,还要遵守学术伦理。
4.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按照文件要求组织学习了《“强化科研诚信 共筑科研净土”2025年科研诚信系列教育活动(第一期)学习材料》,紧密围绕科研诚信核心主题,全方位、深层次地为高校科研活动提供规范与指引。材料中引用大量案例,明确严禁伪造、篡改数据,严厉打击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规范论文署名规则,杜绝不当署名现象。同时,对于科研项目申报、评审、实施以及经费使用等环节,都提出了严格的诚信要求,确保每一项科研活动都在阳光下进行。通过此次学习,学院老师深刻领会了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5.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科研诚信专题学习活动。本次学习活动以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各个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学术出版伦理指南》等相关文件,并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及其严重后果。各年级辅导员组织召开级队会,向学生们宣传科研诚信知识。通过播放相关教育视频,展示真实的学术不端案例,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到科研诚信的严肃性。
6.设计艺术学院:3月13日,设计艺术学院于文体楼323会议室,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强化科研诚信 共筑科研净土”2025年科研诚信系列教育活动(第一期)学习材料》,聚焦“认知-辨析-实践”三重目标:系统掌握学术出版全流程规范要求,精准识别抄袭剽窃、数据造假等12类期刊学术不端行为,构建“预防-识别-应对”的立体化科研伦理防护体系。通过本次学习,教师深入了解了学术出版规范和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认识到学术出版是学术研究成果传播的重要途径,遵守学术出版规范是每个作者应尽的责任。
7.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强化科研诚信 共筑科研净土”2025年科研诚信系列教育活动(第一期)。院长牵头全体教师认真组织学习本期学习材料,从2024年科研出版界丑闻大起底、Sage再撤400余篇论文风波、论文学术不端责任认定、发论文避雷假刊、套刊、职称评审期刊选择避雷等五个方面带领各位老师领学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分享了学习心得。这次学习活动不仅加深了对科研诚信的认识,也提供了实践科研诚信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使教师们认识到科研诚信不仅是科研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科研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8.应用技术职业学院:3月27日,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组织开展了第一期科研诚信专题学习活动。重点学习了《“强化科研诚信 共筑科研净土”2025年科研诚信系列教育活动(第一期)学习材料》,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与后果;邀请校外专家开展“学术伦理与科研规范”主题讲座;各系部分组讨论科研过程中常见的诚信风险点(如实验数据记录、论文查重等),并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通过本次活动,师生普遍认识到科研诚信是学术生命线,明确了“红线”行为,修订了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新增“学术监督”章节,要求项目结题时签署诚信承诺书。
9.基础部:基础部按照文件要求,第一时间部署相关学习任务,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并做了深刻总结和心得交流。在认真学习《“强化科研诚信 共筑科研净土”2025年科研诚信系列教育活动(第一期)学习材料》,在参与科研诚信专题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科研工作不仅是追求真理的探索之旅,更是一场关乎学术生态存续的精神修行。这场系统性学习犹如一面明镜,让我们重新审视科研活动中那些习以为常的操作规范,也促使我们建立起更深刻的学术伦理认知。
10.体育部:3月20日,体育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科研诚信教育专项学习活动,教师们深刻认识到科研诚信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线,关乎个人学术声誉、学校科研发展以及整个体育学科领域的进步。尽管教师们认识到科研诚信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科研工作中,面对科研压力和时间限制,仍存在一些难以严格遵守规范的情况。部门将建立科研诚信监督小组,对教师科研项目从选题、研究到成果发表全过程进行监督,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确保科研诚信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项科研工作中。
11.创新创业学院:3月20日,创新创业学院教师共同研读了《“强化科研诚信 共筑科研净土”2025年科研诚信系列教育活动(第一期)学习材料》。材料中列举的2024年科研出版界的种种丑闻,如论文工厂批量生产文章、作者身份买卖、抄袭乱象频发,以及Sage出版社撤回416篇文章等事件,让本院教师意识到科研诚信问题频发、泛化,这些现象及不良产业的发展既损害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真实性,也破坏了学术界的良好生态,同时对各位科研工作者的权益造成了侵害。
12.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实训中心于近期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了《“强化科研诚信 共筑科研净土”2025年科研诚信系列教育活动(第一期)学习材料》。本次活动分为专业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两组进行,确保了学习的全面性和深入性。通过学习,我们对当前科研领域存在的学术不端问题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材料中揭示的论文工厂、作者身份买卖、抄袭乱象等,不仅震撼了整个学术界,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学术的公信力,对科研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也了解到了一些期刊在学术不端问题上的处理态度和措施,这为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3.图书馆:3月14日,图书馆积极组织全体成员参与学习、研读、讨论,此次活动成效显著。图书馆馆长高度重视,深入浅出地为全体图书馆员工揭露当下学术界层出不穷的学术不端行径,从常见的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到隐蔽的数据造假、篡改实验数据等恶劣行为,均一一列举,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度剖析这些行为对整个学术领域进步造成的严重阻碍。馆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在文献检索、资料整理过程中遇到的涉及科研诚信的问题,探讨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优势,为校内科研人员提供更精准的诚信科研辅助服务。
本次科研诚信系列教育活动,学校各单位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均提供了总结材料、会议照片和教师学习照片。其中,交通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了学习,机械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体育部组织学习总结反馈较为突出。
未来,学校将以此次科研诚信系列教育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入开展科研诚信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强化监督和管理,展现对科研诚信的坚定承诺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落实向师生传递科研诚信理念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宣传科研诚信的重要性,引导全校师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不断强化教师科研诚信意识,让恪守诚信规范成为教师们的共同理念和行为指南,助力学校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持续培育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下一:暂无
2022大连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滨港路999-26号 邮编:116052 联系电话:0411-8624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