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学习平台

学习强国系列活动之——追寻“大家”风采 弘扬民族精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网管 发布日期:2019-06-0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经济与管理学院积极组织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骨干,利用学习强国app平台,开展以“追寻'大家'风采,弘扬民族精神”系列主题的学习活动。

    本期的内容是学习人物——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崔愷。崔愷,男,1957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天津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在尝试着在发展与留存中取得平衡,让建筑扎根于文化。作为国内作品最多的建筑师之一,随着时代浪潮的跳动与社会思潮的变革,崔愷的建筑风格也经历了几次改变。

    崔愷坚持本土设计的理念,他的作品集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为一体,“本土思想”,是一个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主的设计理念,他认为要扎根在这个土地上的建筑,自然应该反映它的自然属性和它的文化属性。

    1998年,崔愷为外研社在北京西三环边上盖起了一栋硕大的“红楼”,给二十年前灰白的北京注入了新的色彩,在那个积极求变的年代,崔愷用他创新性的设计,打破了建筑界陈旧的传统,人们记住了这座耀眼的“大红楼”,同时也记住了崔愷这个名字。距离德胜门箭楼几百米外的德胜尚城,对于崔愷来说,是一栋有着特殊意义的建筑,甚至可以说是他建筑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崔愷借鉴了传统胡同与四合院的特征,将现代办公楼打散、重组为七栋独立的建筑,每栋楼都拥有自己的庭院。这不仅在规模的限制内完成了设计,而且还大大地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坐落在距北京市区90公里郊外的中信金陵酒店,是崔愷近些年的得意作品之一,它将“本土思想”的设计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山环水抱的自然环境中,崔愷将酒店融入山体,营造出了“建筑融于山,人居于山”的意境氛围。

    年轮增长,时代变迁,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也注定会有很多老建筑离我们远去。崔愷用他的方式,为我们留住了那些不可替代的珍贵回忆,他的建筑也作为城市历史变迁中的独特印记,继续见证着未来不可预知的纷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