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特于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举办“百年奋斗踏峥嵘,经管逐梦谱新篇”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从党的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回顾党成立100周年以来的峥嵘岁月,动员我院全体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广大团员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1921:开天劈地一声雷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必然
公元1921年,是中国历史上具标志性的年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社会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的成立绝不是偶然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必须把视野放到更长远的历史中去,透过风云变幻和波澜壮阔,看清历史的趋势,明晰历史的必然。
(一)
1840年,一个民族屈辱记忆深刻的年份,被称为西方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对远在万里之遥的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史称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地位和社会性质,使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因而成为历史的转折点,也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而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革命的任务。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统治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近代以来历史大背景。
在此背景下,近代中国革命理所当然面临两大根本任务:反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推翻他们对中国的统治;反对封建主义,推翻他们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
事实上,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掠攫夺和封建主义剥削压迫的同时,中国人民的反抗和革命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风起云涌。同时一批先进中国人率先醒悟,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代先驱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主张;也产生了一批主张改良革新者,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掀起变法维新运动。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
随着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也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逐渐发展,还随着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的失败,一个可由“伟大”来称誉的人物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他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民族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次响亮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905年,他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是中国国民党的前身,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性质,其制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6字革命纲领,首次提出以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取代腐朽专治的封建王朝的革命目标,比较完整地提出了以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政治纲领。
1911年,旧历辛亥年。经过酝酿、准备以及零星般起义的失败,进入10月,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火山喷发般地爆发了。
这场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它推翻了屈服于帝国主义的清王朝的统治,它结束了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它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社会变革;它促进了中国人民思想上的大解放。
1911年 辛亥革命爆发
2022大连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
学校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滨港路999-26号 联系电话:0411-8624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