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图1: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晚上举行,故名“七夕”。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
图2:七夕故事
在中国,牛郎织女的故事更是人尽皆知: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会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学姐学长的祝福语吧!
七夕节的风俗活动包括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拜织女、吃巧果等。
【穿针乞巧】始于汉朝,也叫赛巧。女子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图3:穿针乞巧
【喜蛛应巧】起于南北朝之时,即妇女把一种小型蜘蛛(古称果子)放在一个盒子中,以其织网疏密为巧拙之征。织得密则说明妇女手巧,织得疏则说明妇女手拙。
图4:喜蛛应巧
【拜织女】织女在民间传说中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仙女。少女和少妇们提前斋戒一天,沐浴好,准时到主办人家里来,焚香礼拜后大家在桌子前围坐好,一边吃花生、瓜子等零食,一边对着织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一般玩到半夜才会散去。
图5:拜织女
【吃巧果】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是一种油炸小点心,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将发面团放入各种图案的木模中,成形后的小饼精美可爱。巧谐音“桥”,人们认为自己的心愿可以通过吃巧果来实现。
图6:吃巧果
在现代,七夕节这个古老而浪漫的节日属于爱情,属于东方的情致美好与真爱一同降临的浪漫节日。这个八月,七夕,逢时又至,小编在这里祝愿大家皆良人相伴,眼前人即心上人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