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七夕银河星璀璨
鹊桥相会爱绵延
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古代,七夕节最早叫作“乞巧节”或“女儿节”。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和时间的崇拜。相传七夕节最初是为了纪念民间一个被称为“七姐”的织女,织女被民众视为纺织女神,是女孩儿们崇拜的对象,所以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技艺,妇女们在这一天相约,穿针乞巧,投针验巧,祈求得到智慧,变得心灵手巧。
图1:七夕的来源
七夕节的物质外壳与精神内核由民俗文化、爱情追求、创新热情与民族自豪共同构成。七夕节为我们提供了厚重的文化遗存,包括爱情观、劳动观、进取精神、道德观、责任感等,是全球化过程中中国节日重振的典型之一。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的传统习俗
穿针乞巧
图2: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即七夕节(乞巧节),根据传统,凡间的女子要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喜蛛应巧
图3:喜蛛应巧
把一些瓜果食品放在果盆上,“穿针乞巧”以后,大家都睁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结网,谁先发现,谁就大吉大利。所谓喜蛛,其实是一种米粒大的小蜘蛛,夏秋之交,在一些花草树木上,常能见到,偶尔有一只爬在人身上或被人发现在屋内,都说是喜事之兆。
投针验巧
图4: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原来面盆里的水,表面生成薄膜,于是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便是“得巧”。
种生求子
图5:种生求子
在七夕前几天,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有人也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
吃巧果
图6:吃巧果
巧果的“巧”与“桥”谐音,寓意着在七夕这一天吃巧果可以帮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同时也寄托了女子们祈求织女赐予她们一双巧手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心灵手巧。
图7:七夕内涵
七夕节蕴含了对坚贞爱情的追求,也宣扬了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理念,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之中,流传至今的各种故事跟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是一种不被世俗所约束、不被阶级规则所桎梏,两情相悦、纯真自我的爱情。
七夕,不仅是爱情的庆典,更是对真爱的思考。在这纷繁世界里,小编愿我们都能坚守初心,珍惜眼前人,让爱不只是瞬间的绚烂,更是长久的陪伴与理解。即便七夕终将过去,但爱的征程永无止境。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