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模拟大赛
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全国A类赛事
信管专业或者专业社团,以及其他有爱好或基础的专业
掌握企业经营模拟知识,熟悉企业经营模拟沙盘软件,有财务基础。
省赛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国赛主办单位:国际iCAN联盟 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 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技术支持单位:艾瞰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竞赛官方网站:www.g-ican.com/home/index
校赛承办单位: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竞赛负责人:王老师;
竞赛咨询QQ群:961817420(申请加群时请注明:专业-学号-姓名)
一、赛事起源与发展
创立时间 :大赛前身为“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于2007年正式启动,2010年被纳入教育部、财政部大学生竞赛资助项目。
升级与认可 :2023年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成为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54项,标志着其综合影响力显著提升。
二、核心目标与宗旨
创新驱动 :鼓励原始创新,培养“自信、坚持、梦想”的创新精神,激发高校学生的原创思维与实践能力。
产学研融合 :搭建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人才生态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服务社会 :引导科技创新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三、赛事特色与支持
多元赛道设置 :包含创新赛道(展示原创作品)、创业赛道(推动项目市场化)和挑战赛道(企业命题),满足不同创新需求。
权威资源支持 :由国际iCAN联盟、IEEE Nanotechnology Council等国际机构联合主办,评委团队由企业家、技术高管和投资人组成,提供专业指导。
全流程服务 :涵盖课程学习、创新实践、创业就业全周期,提供作品包装、专利申请、媒体报道等配套服务。
四、赛事规模与覆盖
广泛参与 :覆盖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参赛对象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2025年赛事周期为4月至12月。
国际化合作 :通过国际协办单位拓展全球视野,推动中国高校与世界科技前沿接轨。
参赛学生必须是省内高校在籍本科学生,且只能代表学籍所在学校参赛。该项比赛赛程为:校赛-省半决赛-省决赛-国半决赛-国决赛。按照赛事相应规则,每年通过校赛选拔,产生进入省赛的晋级名单。
iCAN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道分为创新赛道、创业赛道、挑战赛道三个赛道。创新赛道和创业赛道互斥,创新赛道创业赛道和挑战赛道不互斥,挑战赛道各赛题不互斥。
(1)创新赛道
鼓励学生激发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展示团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团队协作自主完成的原创作品为主要成果体现
(2)创业赛道
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提升商业化能力,发现市场需求。通过大赛来展现创业风采,高效对接投资机构,推动项目市场化落地,助力学生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双赢的愿景。
(3)挑战赛道
鼓励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参赛项目更好的与产业需求结合,大赛联合企业发布前沿技术课程和赛题,提供相应软硬件支持,加强产业与高校教育之间的链接,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商业管理、集成电路等赛项组成。
比赛为团体赛,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队伍由3名学生组成,指导老师1-2名。每名学生限参加1个团队,同一老师可指导多个团队。
我校自2023年首次参加该项赛事以来,始终秉持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依托扎实的专业知识连续取得佳绩。2023—2024 年间累计斩获多项奖项。2023年一举夺得国家级二等奖,刷新了我校在该赛事中的最佳纪录,赢得了评委及众多高校代表队的高度认可。这一系列成果充分彰显了我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成效,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企业运营管理能力与数智化素养,强化了实践与创新能力,促进了校企高水平合作、提升院校培养行业人才水平和能力的良好态势。
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0-2024成绩统计表
|
2023 |
2024 |
国家级 |
1 |
|
省级 |
2 |
2 |
合计 |
3 |
2 |
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部分参赛现场照片
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部分获奖证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