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首页
  • 学科专业
    • 软件工程
    • 网络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电子商务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人工智能
  • 师资队伍
    • 辅导员队伍
    • 教师队伍
  • 教学条件
    • 实验室
    • 实践基地
    • 校企合作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就业工作
      • 考研风采
      • 就业风采
  • 教研科研
    • 教研论文
      • 部分论文展示
    • 教研项目
      • 部分项目展示
    • 科研论文
      • 部分论文展示
    • 科研项目
      • 部分科研项目展示
    • 其它成果
      • 部分专利证书展示
  • 科技创新
    • 竞赛领队
    • 专业社团
    • 赛事介绍
      • 通用赛事(面向学校学生)
      • 通用赛事(面向学院学生)
      • 专业赛事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赛事
        • 网络工程专业赛事
        • 物联网工程专业赛事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赛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赛事
        • 人工智能专业赛事
    • 赛事总结
  • 公共服务
    • 网友留言
    • 下载服务
      • 毕业相关
      • 各类申请
      • 教学工作
    • Office教材展示
  •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创新 > 赛事介绍 > 通用赛事(面向学院学生)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移动应用开发大赛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9-11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移动应用开发大赛

一、赛事介绍

  1.竞赛名称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移动应用开发大赛

  2.竞赛类别

全国B类赛事

  3.适合参赛专业

计算机类专业

  4.能力要求

掌握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知识,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5.组织单位

省赛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财政厅

省赛承办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大赛官方网站:http://cxcy.upln.cn/

校赛承办单位: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

校赛竞赛负责人:徐老师;

校赛竞赛咨询QQ群:1124086686(申请加群时请注明:专业-学号-姓名)

  6.参赛对象

(1)辽宁省内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只要热爱移动互联网应用、有热情、有创意、爱编程的学生均可报名参赛;

(2)为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参赛学生必须以团队为单位参与比赛,每支队伍由 2-6 名学生组成,建议每队配备 1-2 名指导教师,但不能超过 2 名;每名学生最多可以参加 2 支队伍,但只能作为 1 支队伍的负责人。每个学校的参赛项目总数限报 40 项。

(3)统一通过大赛官方网站在指定时间内进行报名,逾期将不再受理。

  7.竞赛内容和方式

本次参赛作品为移动应用开发类,开发平台和类别均不做限制,可以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VR/AR,微信平台或者 Android、IOS 等平台上的应用或创意。

  8.参赛作品要求

(1)作品主要面向 Android/iOS/微信平台应用,移动搜索,移动办公,移动电子商务,物联网,社交平台,手机端游戏,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VR/AR,智慧农业、智慧校园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相关的范畴。

(2)作品必须具有创新性和独创性,具有一定的社会和市场价值;

(3)参赛选手须能够提供详细的作品设计/创意说明文档和可运行的 APP 应用或Demo,也可以提供演示视频。

  9.大赛流程

   本次大赛流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报名注册。参赛者通过大赛官方网站进行账号注册并了解赛制及规则;

(2)提交作品。根据大赛要求提供作品相关作品设计文档、可运行的软件、演示视频(可选);所提交的参赛相关文档等资料不能出现参赛高校名称和指导教师的姓名。

(3)网络初选赛。主办方组织专家进行网上初选赛,选手作品将按类别进行评审。网络初选赛根据专家网络评分确定初选赛结果,根据初选赛结果确定参加省赛决赛代表队;

(4)省赛决赛。参赛选手现场向评委进行答辩和作品展示,根据现场答辩情况由评委给出最终成绩。

(5)比赛结果公布。最终比赛结果在大赛官方网站进行公布。

  10.大赛规则与评审方式

(一)大赛规则

1.关于参赛者

(1)参赛者在申请参加大赛时提供的个人资料必须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

(2)参赛者在参赛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大赛的各项规章制度;

(3)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提供的所有个人信息只用于赛事评选、颁奖,主办方将对其中所有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予以保密;

(4)所有提交的参赛作品及相关资料概不退还;

(5)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是具有作者独立知识产权的、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否则引起的法律纠纷及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组委会将取消作品的参赛资格;

(6)组委会有权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在媒体上的宣传、出版发行、展示等非商业活动;

(7)组委会保留对大赛各条款的最终解释权。

2.关于作品

(1)参赛作品必须基于移动平台的开发应用;

(2)参赛作品必须可安装使用;

(3)作品不得违反任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者其他权利;

(4)参赛作品主题内容必须健康、合法,没有任何不良信息以及商业宣传行为;

(5)参赛者不得在比赛期间将作品转让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

3.出现以下情况将取消参赛者的参赛资格

(1)提交的个人(团队)信息不真实;

(2)未能按照组委会要求提供完整的内容;

(3)违背相关的法律、法规;

(4)作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二)评审方式与评分标准

本次应用开发大赛设立大赛评审委员会对所有作品进行评审。

网络初选赛通过专家网络评分进行评判。

决赛中对所有入围决赛作品通过专家现场评分进行评判,专家现场主要通过以下方向进行评判:

1.难度:所使用的技术及工具难度,或问题本身的难度;(15%)

2.应用完整程度:应用功能是否完整,是否能够满足应用情境下的用户需求;(15%)

3.应用的用户体验:应用是否简单易用,用户体验感是否良好;(20%)

4.创意的创新:作品是否解决了一个新的问题,或是用新的方式解决了已有问题。作品是否完全的创新,还是借鉴了已有的概念和技术;(25%)

5.市场价值程度:作品是否能对大量的人群产生广泛的影响,或是对特定人群产生深远影响。作品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所要解决的问题。(25%)

(三)申诉与仲裁

1.申诉

(1)对于不符合比赛规定的事宜,有失公平的评判,以及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参赛队均可提出申诉;

(2)申诉时,应递交由高校领队签字的书面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实事求是的充分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或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

(3)申诉时效:在当前轮次比赛结束后半小时内提出,超时不予受理。

2.仲裁

(1)大赛决赛设仲裁组,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负责受理比赛中出现的所有申诉并对申诉进行仲裁;

(2)仲裁组收到申诉报告后,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复查,48 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和大赛执委会,告知申诉处理结果;

(3)仲裁组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四)竞赛结果公示

大赛结果将在大赛官方网站(http://cxcy.upln.cn)进行公示。

二、我校历年参赛情况

我校自2020年首度参与本项竞赛起,便一直强调团队协作与大胆创新的理念,凭借深厚的专业积累,屡创优异赛绩。在过去的五年中,共荣获97个奖项。这些成绩有力印证了我校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的扎实进展,有效增强了学生在移动应用开发与编程思维方面的实战能力,培养了更突出的创新与实践素养,同时也推动了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整体提升了学校面向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质量。

  1.历年获奖情况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移动应用开发大赛2020-2024成绩统计表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省级

13

14

31

17

22

合计

13

14

31

17

22

 

  2.获奖证书展示(部分)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移动应用开发大赛部分获奖证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新闻中心

上一:“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下一: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大数据应用与分析大赛

  •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中国科技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 东北大学
  • 大连海事大学
  • 中国科技创新网
  • 辽宁省本科教学网
Copyright ©大连科技学院数据服务中心